阅读历史 |

第19章 停止对过去和未来的幻想,直面当下,连接内心的能量之源(1 / 1)

加入书签

真正的持戒修行,是先停止对过去,未来的幻想中,不要活在空想当中,一直空想就像白日梦一样,把大量时间都活在对过去未来的想象中,时间久了,就会莫名的陷入这种幻境中,越想越期待,越想越没有结果,越想越迷茫匮乏。

最终导致活在现实中自己,一刻也活不好,一刻也过不好,完全沉浸在了一切幻想期待中,把自己的精气神慢慢的就消耗殆尽了,精神内耗,导致出现各种焦虑,担忧,恐惧等等状态,这样只会变得昏昧愚迷。

这种不好的思维习惯习性,正是一座无形的牢笼,把自己困在里面走不出来,自己折磨自己,自己伤害自己,要从头脑思想里走出来,一念专注的活在当下,直面当下的一切,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看清当下发生的什么事,专注的思考探索该怎么解决它,当我们一心专注的时候,心神才是合一的,精气神是富足的,心能安定下来,就能链接到内心本源的能量,通达真理真实相,面对当下的变化,心就像一个定盘针一样,瞄准方向,随机应对。

当我们心神不定的时候,没有专注力,能量不能集中在一个点上,能量分散了,散乱了,就会导致六神无主,混乱一团,心迷茫了,作了不主,思想就会不停的这样想,那样想,各种对立冲突纠缠,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不知怎么走,没有智慧,就陷在苦思幻想里轮回。

如何破局呢?需要去自观自察,是你的心在运行一切,是你的思想和行为导致的结果,关键点还是思想出现了问题,思想出现了问题,就是心出现了问题,根本还是在心,因为你的思想也好,头脑也好,都只不过是工具而已,如果说心自己都迷了,那思想就会妄想,也是迷茫的,长久迷茫下去,就会养成一套扭曲的思维系统,二元对立的思维系统。

自心迷了,就定不下来,定不下来,就心外找心,心外找我,心外找家,向心外所求,这个就是心生幻相,大千世界就是这么来的,都是自己一念无明妄动,不认识自己了,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就造作出来了一切万物万相,一切万物万象都是唯心所造,都是自己自性的体现和妙用。

也就是说自己的本心,本来就圆满具足,向外所求,向外造作出来的一切万物万象都是昙花一现的,都是缘聚缘散的,都是靠不住的。唯有向内求,向内觉照,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链接到内在的无穷能量,唤醒自己内在那个圆满具足的自己。

专注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上,觉察动心起念的动机是什么?因为我们从无始劫以来,都有很多隐藏的妄念执着的种子。

很习惯的就用出来了,成了惯性,让意识念头,包括六根就向外攀缘,贪恋,执取,造作,心无明妄动,六根就无意识的向外找,向外求,向外评判,没有归在本源之位上。

一念妄动,万法诸象生,执幻为本,不识本心,所以颠倒妄想,造作生灭幻局游戏。

佛菩萨虽起念,但知念知相即幻化,知幻无所住,所以六根清净,不向外攀缘,执取,没有妄念。始终归于本源之位上,发光发热,圆满具足,本自清净,随缘不变。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迷失了本性,都是迷茫,匮乏的,向外不断攀缘,索取的,自私贪恋的,为什么这样?迷失了真心本性,一心向外妄想妄求,把圆满智慧能量就丢失了,从而堕落在苦海中,需要经历一切的烦恼磨难困境,才能唤醒自己。

只有提升自己内在的东西,那才是根本,才是真正永恒长久的,人生修炼的就是这个迷失的心,找回的就是这个心,所以正法告诉我们要持戒向内所求,反观自心,摒弃掉那种向外所求的习惯习性,向内深挖,向内启用本具的能量,一念专注当下所要做的事,一念专注解决当下的问题,专注了心就能定下来,定下来了,就有正知正念的作为指路明灯的方向,朝着这个方向,无畏一切,直面当下,战胜当下的烦恼障碍,困境磨难,唯有从迷失中走出来,才能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唤醒圆满具足的自己,加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