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早年的算计(1 / 2)

加入书签

青城山外,正值当午,明亮的太阳显得是那么的炎热。

整齐的仪仗队出现在青城派山门之前,但是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时仪仗队后面跟着数万军队,他们全部是甲胄在身。

军队之所以能够比江湖强的主要原因便是甲胄,要知道一个训练有素的普通军人和穿上甲胄的普通军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你一刀砍上去甚至没办法破了他的防,而他可以毫不顾忌的向你进攻。

一旦穿上了甲胄,那么哪怕对方不会武功,那照样可以和一个后天五六重的高手打的有来有回,最多因为不会轻功而灵活不足,要知道这种实力已经可以算得上一般江湖小门派的掌门了。

这样的实力在江湖很少见,但是在大明……

要多少有多少,不外乎这些世家的人对大明无比自信,也怪不得整个天下对江湖中人瞧不上。

毕竟现实在这里摆着,你辛苦修炼几十年还不如人家穿上甲胄骑上战马。

武者除非到达了先天才会让朝堂之上的人重视。

因为只有先天高手才能内气变成真气以后外放也只有先天高手才能潜入皇宫刺杀那位,以及朝廷高官。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历代的朝廷都实施了禁武,明里暗里的削弱江湖上的武者实力。

而现在看来……

起作用了。

江湖中的实力在现在的大明中最强者也才只是先天,但是像是在宋朝的五绝每个都是宗师大高手,甚至在王重阳当年已经进入了大宗师的境界。

同样的这些宗师大高手入皇宫如同无人之境,大宋朝甚至出现了一个乞丐入了皇宫偷吃皇膳。

在大宋时期隔壁的西夏甚至于出现一个江湖女子把持朝政,这多么让那些皇帝恐惧。

所以日渐如此之下,江湖一代不如一代。

就连之前华山刚起色,甚至于有几乎出现又一个武林盛世之时,

华山却莫名其妙的内斗起来,这背后便有大内的影子。

毕竟一个太监的武学,你猜怎么样才会流落在外呢。

华山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太监武学造成理念冲突最终内斗呢。

总之内斗的华山很快的衰落了,要不是当年风清扬因为意外运气的原因,怕是这华山唯一的先天高手也不会存在了。

话回正题,此时大军开拔已然到达了青城山的外围,全是身着甲胄的精兵,前排站着重甲的步兵,两侧则全是骑兵,中间还有一部分的弓兵,算得上是豪华了。

在这样一个大明末代还能集齐这样的军队,可见朝廷上的那位以及众多的大臣对于林中之的重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巴拉巴拉。”

“林中之,哦,不,威勇将军,领旨……”

就在一阵又臭又长的诏文宣读之后,老太监淡淡的向着青城山看去。

老太监声音洪亮就连后山的林中之都能听见,可见,此人也是一个武道高手。

林中之面色微微变化,向着山门跑去。

就在老太监等的就快不耐烦之时,林中之也算是出来了。

气息沉稳,脚步扎实,在这般炎热的天气还不曾留下一丝汗,而且隐隐约约之间给自己一丝丝的危险之感。

怕不是先天高手。

林中之面色凝重的看着眼前的老太监。

如果只是这个老太监也就罢了,但是他身后这数万的精兵……

怕是来者不善。

老太监看到从山门中簇拥而出的青年,便明白这是林中之。

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奇特的气质,不简单啊。

老太监也是在心中打出这样一个评价。

微眯着眼睛,老太监脸上平淡的表情变得献媚。

“哎呦,我的威勇大将军啊,陛下等您许久了,快快和咱家进宫领赏吧。”

老太监身上不见一丝先天高手的气节,似乎他就真的像一个普通太监一样。

但是如果谁真的将他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太监,那就惨了。

“先天?”

林中之没有理会老太监的谄媚,直接询问出声。

老太监的身子微微顿了顿,脸上的谄媚也僵住。

随后脸上的谄媚消失,脸色再次变得平淡。

“林公子,我可以这般叫你吧。”

老太监看着眼前的帅气而邪异的少年,询问出声。

林中之微微点了点头。

“陛下想要的想必你也清楚,随咱走吧。”

“不要想着动手了,咱知道咱打不过你,但是咱也是有领着数万的人。”

上次黑木崖事变林中之已经向全天下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老太监当然不会托大。

所以直接就将话说的明了。

林中之不怕对方绕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