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真是太过火爆了(1 / 2)

加入书签

“别吃了,别吃了。”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拽起朱怀出门。

“老黄头,怎么了?你这么急干嘛?”

朱元璋瞪着朱怀,语带责备地说:“你这个臭小子,驿站的文件虽然发下去了,但是后续事务难道就不关注了吗?”

“今日乃是邮票首发的日子,咱们不去凑个热闹?”

“这可是你亲自策划的利民新政,不想亲眼见证一下?”

朱怀突然一愣:“这么快?”

朝廷的执行效率令朱怀颇感意外,这才过去短短几天,竟然就已经开始售卖邮票了?

朱怀带着一丝担忧地看向朱元璋:“老爷子,是不是操之过急了?后续的各项配套措施,比如奖励机制、监管制度……”

朱元璋打断他的话:“废话!此事经我亲自审查,若非各项事务均完备,岂能贸然售卖邮票?”

朱怀听罢释然,心中也泛起一阵小激动:“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这就出发吧!”

当朱怀搀扶着朱元璋来到玄武街时,眼前那人潮汹涌的壮观场面让他震撼不已。

“这么多的人?”

朱元璋满面春风,笑得满脸皱纹都在欢快地跳跃:“没错!瞧瞧这些人!每一个在这里的人,都是对咱大明朝廷的肯定!”

“你这孩子,这一切都是你的功绩,是你造福了他们!”

朱怀心头翻涌,羞涩地摸了摸头:“其实我也有点儿私心。”

朱元璋瞪大眼睛回应:“那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结果好!”

随后,朱怀陪同朱元璋登上了临街一座三层酒楼的雅室。

此处前瞰玄武大街,后倚玄武湖畔,视界极为广阔。

“这样好的位置,竟然无人占据,看来我们爷俩还真是好运。”

朱怀微笑着感慨。

朱元璋愣了一下,心里暗笑,这傻孩子,若无锦衣卫开路,这地方哪能空出来?

然而,朱元璋并不在意这些琐碎之事。

二人在面向街道的窗边落座,目光投向窗外的世界。

朱元璋解说道:“那边并非商铺,而是大明户部储备粮食的仓库,今日临时改为出售邮票的场地。”

朱怀听罢点头称是,“原来如此。”

朱元璋又指向附近一处庭院问:“你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

朱怀凝神望去,只见远处庭院门楣上赫然挂着四个金色大字——“梅花庭院”。

朱怀不明所以,摇摇头问道:“不知是哪位权贵的府邸?”

朱元璋笑眯眯地摆手:“非也,乃是翰林院的一帮学士在此集会。”

“他们每年都会在此举办书法展览交流会,邀请一些商人和崇尚文化的文人士子前来观览,实际上,也就是变相售卖些字帖赚取钱财罢了。”

朱元璋嗤笑一声,带着一丝不屑,“不过今年他们显然是打错了主意,在真正的国家要务面前,这些崇尚风雅之人,都得退居二线!”

朱怀竖起大拇指赞同道:“霸气!说得太对了!”

交谈间,楼下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什么时候开始卖啊,大人!”

“是啊!我们天没亮就来了,军爷,快开始吧!”

“银两都准备好了!”

面对民众越发激烈的呼喊,朱元璋愈发欢喜,“怎么样?”

朱怀笑着问:“您在邮票上签名了吗?”

朱元璋大声回应:“那还用说吗?这样的喜事,我能不参与吗?”

朱怀眼珠一转,拱手致意:“那我可要先恭喜您了!”

朱元璋疑惑:“什么喜事?”

“这可是有利于国家、惠及百姓的大事,史书上一定会浓墨重彩地记载下来!”

朱怀接着说,“将来每有人写信,就会想起您的大名!”

朱元璋闻言轻笑,脸上掠过一丝得意之色,但很快又扫视四周,略感遗憾。

身边缺少那些善于阿谀逢迎的文官,终究少了几分趣味。

然而,这份得意之情并未持久。

朱元璋这个人,别人的恭维之词不过是听听热闹,并不当真。

他平静地品着茶,悠悠地道:“什么留不留名的,我之所以高兴,并非因为我的名字出现在邮票上,而是因为我大明的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朱怀庄重地点点头:“敬佩!”

此时,铜锣声骤然响起。

“邮票开售喽!”

瞬息之间,人群沸腾至极点!人们如潮水般涌向售卖邮票的摊位前,无数人挥舞着手中的银两铜钱,表情激动而激烈地喊着。

“快,给我,哎哎,别挡道!”

“邮票邮票,我要一百张!”

“我要五百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