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章 新人新年新兴气象重建家园斗志昂扬(2 / 7)

加入书签

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回,恨不得跪下给堡子里的各位好心的老爷夫人们磕一个。

只是听说这位如神仙般好心的程小少爷不喜欢有人给他磕头,怕折他寿数,所以大家都不敢磕,怕有个万一真出点事会有麻烦,既然不能给小少爷磕头,那大家总得表示一下吧。

于是更多的人在那里大喊大叫:东家都是活神仙大善人。感谢东家的活命之恩,感谢东家让俺们吃饱穿暖,俺们不需要什么补偿,俺们愿意为东家效力。那震耳欲聋的口号都喊出了视死如归的气势。

为了协调大家的工作,还安排了刘有财做了个临时的管事,先把这些人管起来。现在有了管理的人员,流民们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不再那么焦虑了。

新的安排吩咐下去后,程风又单独安排了刘老实一家和罗三、吴正明天到自家来,让他们试验做一些特殊物件。

正月十六的早晨,红彤彤的太阳刚从成山头爬上天空,整个青山堡就热闹起来,上山杀树的,套牛车去运木头的,赶着马车去砖场往堡子里运烧好的红砖的。

人手多了,干活果然是不一般。

又是从梦乡里被叫醒的程风闭着眼随便程王氏随意摆布,反正不会被摔跤,老娘收拾老娘的,自己接着睡自己的。

最后收拾妥当后才被抱进客厅里。刘老实几人已经等在这里。程风睁开睡眼扫了一圈屋里,猛的清醒过来:”我老爹呢?跑哪去了?”

“你老爹早早的就帮你大爷安排杀树的事去了。”程王氏解释。

“哎,真是的,正事不干,那个你叫什么?”程风指着刘老实身后的一个十八九岁的大男孩问。

“回少爷的话,小的叫刘永寿。”大男孩回答。

刘老实一弯腰:“少爷,这是小老儿的第三子刘永寿。”

刘永寿,听到第三次了,这回应该能记住:“永寿哥哥,我爹爹你可认识?”

“二老爷小的是认识的。”

“认识的就行,你应该是腿快的,快去找找我爹,让他赶紧的回家来,快去快回。”

“是”刘永寿转身冲出屋外,找程二虎去了。

程风这才问刘老实另外的两个儿子:“你俩到那屋里把那三架药碾抬出来。”程风指了一间土房。

两人进去抬出来了三架铁药碾放在客厅边上。

“娘,把咱家的木桶都找出来,我带他们去海边挑几担海沙回来,还有大木盆也搬到客厅里来。”

“挑海沙的事情俺们几人去就行了,小少爷就在家里等着就行。”刘老实说。

“我们要的可不是一般的海沙,我得一起去指给你们。

程王氏从厨房里提出三对木桶扁担,刘永福,刘永禄,吴正三人各挑了一对桶,带着铁铲,罗三抱着程风,五人就奔西南方向的大海而去。

来到海边,程风指导三人装满三担符合要求的石英砂后返回家里。

回到家时,刘永寿已经把程二虎叫回了家。程风先让几人把挑回来的沙子用锅炒干,然后大家一起用铁药碾子把石英沙研磨成如面粉一般的极细粉。又把各种各样的木雕物件交给他们,最后是程二虎按照自己多次使用总结的经验,手把手教他们制作沙模的基本方法。

在教会几人给普通的碗成功制成模具后,程风就要求他们试验如何完美制作那些木马、木牛等各种木雕物件。

于是加上程二虎在内的七个人每天都在研究如何为这些木雕制品完美的制模。

毕竟这些物件的结构非常的复杂,不像碗的结构简单。

经过近十天的研究和反复的动手实验,终于有了些进展。程风觉得再有几次经验就能进入实际运用的阶段。

于是程风又叫上老娘一起,母子俩开始偷偷的在家里合成火碱。其实合成火碱也很简单,有天然的面碱,再加上石灰乳,中和反应之后,很容易得到火碱,也就是氢氧化钠。

程风让老妈把生石灰用水化成石灰乳,又按照6比四的比例把面碱加入到石灰乳液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等乳液中的石灰成分沉淀完全后,把上层的清水倒出就得到了火碱溶液,这是不是很简单。

可是这样做会有大量的碱溶液被浪费,本着浪费就是可耻的原则,每一桶石灰乳液都要加清水在搅拌均匀三次才会倒进屋后的石灰池里保存。最后把三次分离出来的溶液混合,在把火碱溶液加热蒸发掉水分,最后就得到固体形态的火碱。

但是这样的合成会损失三成左右的原材料。所以程风母子偷偷摸摸在家忙碌了四、五天才合成了几十多斤的成品。

日夜如梭,时间飞过,转眼进入天启三年二月,寒冷的冬天进入尾声,地面的积雪基本化完,水不再结冰,地里的冬小麦开始抬头返青。

上山伐木的人分出了一部分开始用牛车把砖场里的红砖往堡子里运。

砖窑也装了一窑的石头开始第一次满窑烧石灰。现在人手也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