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章 杨柳青喜迎大礼包天津卫闲游西洋店(1 / 7)

加入书签

离开道观,雇了辆牛车拉着一堆石头就往客栈走,程大龙不知道大少花天价买这些石头有什么用,但可以肯定不是当药材。问大少这些磁石有何用处,大少只说现在没办法解释,这磁石的作用不是一两句说得清楚,等以后把这些磁石做成物件就会知道它的用处了。

回到客栈,等到太阳偏西,刘有财几人才回来,他们汇报了对天津房源的了解情况:“一共看了三家三进院子,其中有一家位置很好,处于闹市,铺面货架柜台一应俱全,就是要带着匠人下人一起卖。可那些匠人下人咱们也用不上,所以没敢定夺。”

大少好奇:“说下人用不上就算了,是什么样的匠人是咱们用不上的。”

“这家是做烟花爆竹的,都是做烟花爆竹的匠人,咱们用不上。”

大少听到是做烟花的匠人,心里欢喜:“谁说的咱们用不上,只要是匠人,没有咱们不能用的。他家什么情况,仔细说来听听。”

于是刘有财就把这家的情况作了说明,院子地处闹市,左边是布庄,右边是粮行,对面有两家酒楼,只他一家夹在中间卖烟花爆竹。

原也是百年老店,以前周围都是平民草屋,也没有这些酒楼布庄,只是近几十年周围的草屋纷纷易主翻新变成了酒楼布庄。

原本这些行业与自家烟花爆竹买卖并不冲突,可是近几年被周围的邻居们联合告到官府,要求他家歇业关张,因为大家都怕他家哪天走水把邻居们炸了。

东家这些年被衙门罚了不少银子,想改行又不会别的手艺,再加上这几年生意不景气,烟花爆竹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东家就想着把这院子卖了,回老家买地。

听了刘有财的介绍,程风对这院子非常满意:“那这院子要价多少?”

“开价三千两,比另外两处院子还要低些,就是三十多匠人下人还得另算五百两。”刘有财道。

“三十个人五百两不贵,就冲那些匠人就值这个价,明天去把这院子买下来,争取明天晚上咱们就可以有自己的家。”

第二天,刘有财如何购买房产不提,单说程风起了个大早,由程大龙领队,带着桂英红玉和二十小保镖,带着给徐光启的礼物,包了一条客船,早早的就奔杨柳青镇而去。

从天津到杨柳青,可以延海河走水路,也可以延官道走陆路,只是水路更平稳些,还不会如官道一样随时随地都可能遇见官府的车队马队,一个躲闪不及就皮鞕子伺候,非常的不安全。

四人双桨的客船行驶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时辰便来到杨柳青镇。上岸一打听,徐光启在当地的名气很大,镇上没有不知道徐家庄的人,经镇上百姓的指点,一行人又向西北走了二里地,便看见一处农庄,十余栋房屋,都是青砖墙,三合土的平顶房,外面围着半人高的矮土墙。

还没进院子,程风已经看到挂在房屋墙壁上的辣椒串和院子里围着树木立着的粮食垛,会用这种方法堆放的只能是玉米棒子,别的不会围着树木堆放。看见这两样物品,程风心安了一半,几人快步来到院门前。

程大龙指挥小保镖们远远的停了下来,没敢靠得太近,怕引起误会。只带着程风三人来到大门前,大门虚掩着,并没有插上门栓。大少没让三人跟随,独自一人走到门前,只是自己太矮够不到门环,只能轻轻的拍打门板:“请问有人在家吗?”

等了一分钟,没人回应,又用了些力气拍打门板,放开了声音:“请问有人在家吗?”

“谁呀?等一下。”院子里终于传出了一个男子的声音。

透过虚掩的门缝,程风看见了从院子正屋里走出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唇红齿白,头顶方巾,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大男孩看见虚掩的大门外站着几个人,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四五岁样的小孩,小孩的后面是一男两女,三人后面,20丈外还有20来个年轻人手里拿着,各种礼盒,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便轻轻的拉开了大门:“你们找谁?”

程风满脸都是笑嘻嘻的,学着大人的样子拱手行礼问好:“这位大哥哥好,请问这里是徐光启徐大人的家吗?”

大男孩看了看,站在自己面前那个小豆丁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给自己行拱手礼,也认真的拱手还了一礼:“这里正是徐大人的家,只是徐大人现在没在家,到地里去了,请问小公子找徐大人有事吗?”

一听徐光启没在家,但只是到地里去了,程风暗暗松了口气,双手递上袁可立的名帖:“这位哥哥,我是从山东登州府过来的,我姓程,单名一个风字,我的老师就是登州巡抚袁可立大人,受恩师指派,今日专程到这里来拜访徐大人,不知哥哥能否通禀一声。”

大男孩一听来拜访的人是登州巡抚袁可立指派的,还是袁巡府的弟子,接过名帖一看,知道不能怠慢:“程公子稍等一会儿,我去通禀师母知道。”说完转身就奔了内院。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那大男孩又走了出来:“程公子,老夫人里面有请,请随我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