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章 移形换影(1 / 2)

加入书签

经过调查还真让他们查到了点什么来,张元和小雪问过了当年办案的人员。当年的车祸现场是游大海开着车在经过一条山路的时候,和前方过来的大车擦身而过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车子的刹车失灵,然后就连人带车一起掉下了山崖。整个就是车毁人亡,等到警局赶到现场的时候尸体就已经是一块黑炭了,根本就辨认不出是谁。大家也是根据现场的车牌才找到的车主,然后就让死者的家属来辨认尸体,还让对方提供了她丈夫的头发通过 dna 鉴定证实的死者身份是游大海。

小雪眉头微皱,她想起了叶子说过怀疑对方是假死,然后看向对面警员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警觉,他突然开口问道:“那么当年进行 dna 检测的时候,是否曾出现过任何异常或特殊的情况呢?”言语间充满了对当时鉴定结果的质疑。

仿佛心中早已埋下了疑虑的种子,此刻终于破土而出。小雪紧紧盯着对方,试图从他的表情和反应中寻找答案。他深知 dna 检测对于确认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但也明白其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变数和干扰因素。

或许是样本受到污染,又或是检测技术出现失误……种种可能性在叶子脑海中盘旋不去。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细节,希望能揭开这个隐藏在深处的谜团。

“异常?”工作人员脸上浮现出一丝诧异,他摇了摇头,“当时的 dna 检测一切正常,没有发现任何特殊情况。所有的流程都是按照规定进行的,样本也没有受到污染。”

小雪的眉头锁得更紧了,“那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可能性?比如,有没有可能死者并不是游大海本人?”

工作人员沉默了片刻,“这……这种可能性很小吧。我们是根据车牌和家属的辨认确定死者身份的,而且 dna 检测也证明了……”

“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小雪坚持道,“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案件,不能仅仅依靠表面的证据。”

张元和小雪对视一眼,他们都能感觉到叶子对这个案子有着独特的洞察力。或许,他真的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线索。

“好吧,我们会再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案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重新进行 dna 检测或者寻找其他的证据。谢谢你的提醒,张队、小雪。”

小雪和张元点点头,他知道要推翻一个已有的结论并不容易,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个看似简单的车祸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两人离开后,张元问道:“你说当年的鉴定报告真的有问题吗?还是说这次的这个案子有问题呢?会不会我们在那个房子里发现的血,确是是游大海不过也有可能是什么人一直给他抽取血液,把他冷藏起来然后把血给倒在了现场呢?”

小雪皱起眉头,满脸不信地反驳道:“这怎么可能呢?一个人的血液又不是什么特殊物质,怎么可能储存这么长时间呢?简直匪夷所思!”他一边说着,一边摇着头,表示对这种说法的强烈质疑。

陈述赶紧说:“你也不用太激动,我这也只是猜测而已。不过我还真看过一部电视剧,上面就说每天给一个人抽取一点血液冷藏起来,慢慢就可以累计完成一个人的血量。每天抽血,并不会把血液给抽干,一次性抽血2到3管,加起来也就是10毫升左右。我们每公斤体重含血液70至80毫升,占身体体重的7%至8%,人体平均血液有4.7升,抽血化验的这一点点血液,就是九牛一毛,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并不会导致贫血,更不会把血液给抽干。”

小雪听后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这也太玄幻了吧!难不成还能像吸血鬼一样每天抽取一点血液出来,然后放进冰箱里冷藏着?可即便是这样,也不可能保存两年之久啊!”她皱起眉头摇了摇头,表示对这种说法难以接受。

张元仔细想了想,觉得小雪说得确实有道理。毕竟血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如果没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处理,很难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而且时间一长,血液中的细胞和营养成分都会逐渐流失或变质,失去原有的功效。所以要想让血液能够长期储存并且保持活性,必须具备极其严格的条件和环境才行。想到这里,他也不禁开始怀疑起这个看似荒谬的说法来。

张元突然惊讶地看向小雪,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赞赏,他开口说道:“哇塞,小雪,你今天怎么变得如此聪慧啊?难道是突然间开窍了不成?”听到张元的夸奖,小雪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羞涩的红晕,她低下头轻轻摆弄着手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其实也没有啦,只是最近这段时间我经常和叶子待在一起,我们俩无话不谈,互相学习。而且前几天还一起去参加了一些课程培训,从中确实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呢!”说到这里,小雪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张元不由的表扬起了小雪:“这样多好,多学多看。以后继续努力,加油!”然后两人就回警局去了。

然而此时此刻,在那个神秘而幽暗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