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章 朱祁镇的评价(1 / 2)

加入书签

大明。

朱棣见此一幕,一张脸上带着怒容。

他的脸上带着极致的杀意。

“这个朱祁镇!”

“于谦这般忠臣,为何要杀?”

朱棣的声音带着一股冰冷,无尽的愤怒席卷着他,一股滔天的杀意弥漫在他的周围。

当天幕说于谦的忠,尤其是他在自己的命和大明朝的国运间,选择了大明的国运。

这一点令朱棣一脸动容。

他早先就知道,于谦不仅是一个能臣,更是一个忠臣,现在看来,他的眼光一点都没错。

但一个忠臣,却最终落了一个这样的结果。

这让朱棣的心中,十分难以接受。

一朝之中,能有几个这样的忠臣?

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抬起头,双眸紧盯着天幕。

这一切跟他所想的完全对上了,于谦必死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就是朱祁镇要稳固他的地位。

于谦若是不死,以他为首的文臣,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一点对朱祁镇来说,乃是一件致命的事情。

但纵然是如此。

朱元璋还是觉得整个大明对不起于谦。

“若咱找到于谦,务必重赏!”

“这是咱大明对他的亏欠!”

明明只要他点头,就能掀起一场新的变革,甚至杀了朱祁镇和石亨这一帮反贼。

但他却没有,相反,他选择了以自己的血,结束这一切,令大明平稳。

这对朱元璋来说,就越发愧疚。

他老朱虽铁石心肠,但却也是一个人,他也会敬佩忠臣,也会敬佩!

朱祁镇时期。

纵然不往四处看,朱祁镇就能感受到一众复杂的眼神!

他心里清楚,这些眼神,绝不是什么好的眼神。

天幕的声音接着响起。

【再者,还有一种说法,土木堡之战后,其实背后还涉及到文臣和武将,朱祁镇要想当大明帝王,就必须掌握其中的平衡!】

【朱祁镇出走时,几乎带了整个大明王朝所剩不多的武将,结果一波全死了!】

【这帮武将,几乎全都死在了这一战中,而于谦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

【这就会导致一件事,那就是武将和文官的失衡,文官成为了霸主!】

【所以朱祁镇杀于谦,也是清除大明朝的文臣,扶持一批属于自己的武将,用来制衡!】

【于谦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他若是不死,朱祁镇寝食难安!】

【再者来说,从龙之功无可比拟,若是于谦等一众朱祁钰的人不死,那石亨他们该当如何?】

【这世界上,但凡掉脑袋的事情,其本质都十分简单,他们不惜政变,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朱祁镇上位,他们也将捞取最大的权利!】

【就好比徐有贞,起初的时候,徐有贞跟于谦并无太大利益冲突,但他想更进一步,那就必须要于谦退位,否则这兵部尚书就不可能是他徐有贞!】

【还有一点,于谦是保卫大明的功臣,但朱祁镇却是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若你是朱祁镇,你在登基后,你看到于谦,你会有什么感受?】

【这就像是一份耻辱,光是看到,就会想到那段不堪入目的往事!】

【要想彻底忘掉这份耻辱,那最好就是杀了于谦,毕竟于谦一死,这往事就彻底消散了。】

【所以,在这种种原因之下,于谦看似是枉死,实则是必死,他不反抗,那他就必须要死!】

【这是基于复杂的朝堂斗争,只是壮哉我于少保,为了泱泱大明,并无反抗!】

一时间,各朝各代全都陷入了沉默。

一些历史上的大将更是齐齐叹息一声!

“哎!”

在他们的眼里,说白了就是于谦的地位太高了,甚至功高盖主了。

再者如天幕所说,只要是于谦存在,朱祁镇就会想到瓦剌那段不堪回忆的过往。

重重原因之下,于谦岂能不死?

朱祁镇时期。

朱祁镇的脸色难看,事实上天幕还没有说这一点,他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于谦本身就在朝堂颇有权势,又历经了北京保卫战,这地位可想而知。

而且于谦越是璀璨,这就越是衬托的他废物。

土木堡之战,就会所有人都记得。

“朕岂是那种杀功臣的人,此乃污蔑,简直是污蔑!”

朱祁镇不忿的开口说道。

他的一双眸子看向文武百官。

这一番话直接给文武百官都干沉默了,就朱祁镇的这一番话说给狗听,狗都不信。

那就更别说是他们了。

于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