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虚伪(1 / 2)

加入书签

陈觉蓉晓得丈夫心动了,只是有些事儿,还束缚着丈夫,于是陈觉蓉叹了口气,也就重新躺下:“罢了罢了,我这会儿说这些话,做这坏人做什么,横竖你也只想着兄友弟恭,一家子和睦,倒显得我做坏人,等到以后你出去做了官,我少不得从我嫁妆里面拿出一些添补就是。”

“我是男人,哪能用你的嫁妆。”张玉竹理不直气不壮地说了这句,就见妻子看着自己,张玉竹转而去哄妻子:“好了好了,等我考上进士,要做官的时候,再想法子,这会儿,还什么事儿都不成呢,我若开口和爹爹说,爹爹只怕会打死我。”

“我也是为了孩子们。”陈觉蓉说着就把张玉竹的手放到自己高耸的腹部上:“孩子们总不能还不如我当初在娘家过的日子吧?”

“自然不会,我们的孩子,定会如珠似宝,快活长大。”张玉竹含笑说着,陈觉蓉偎依进丈夫怀中:“我也只求这个,不求别的。”

“你放心,你想要的,我自然也会为你办到。”张玉竹哄着陈觉蓉,陈觉蓉这才露出笑,只要种下种子,总有一天,自己想要得到的都能得到。

张尚书回到家中,问过下人,晓得张太太去了庄子上,想要发作几句,却不好发作出来,刚挥手打发走了下人,就见丫鬟挑着灯笼,周姨娘端着一盏点心走了进来。

“你怎么来了?”张尚书见到周姨娘,可谓惊喜,毕竟周姨娘常常称病,很少俯就,更不用说亲自来给自己送点心了。

“今儿太太出门时候,叮嘱我要照顾好老爷,我原本不想来的,可既然太太吩咐了,那我也就过来走这一趟。”周姨娘说着把那盏点心放下,又让丫鬟把灯笼吹灭,坐在张尚书面前笑吟吟地说着。

“我说呢,原来是太太的面子,而不是我的面子。”话虽然这样说,张尚书已经端起碗吃心来:“这莲子汤,像是你做的。”

“不这样,明儿太太回来时候,老爷又和太太吵起来了,那可怎么办?”周姨娘的话让张尚书只觉得这莲子汤比蜜还要甜,几口吃完接过手巾擦着手:“我这辈子,最值得说的,不是做了高官,也不是大爷之前名冠京师,而是我的妻妾相得,全京城无人能及。”

陈府那不用说,陈太太压得那些妾室通房都喘不过气来,秦侍郎府中,尽管看起来风平浪静,但陈姨娘因着宠爱,时不时闹出一点事儿来,虽说事儿都不大,但秦太太偶尔还是会抱怨几句,至于别的人家,张尚书一一数来,竟没有一户人家像自己府中,妻子贤惠不嫉妒,而妾室们呢,也个个敬爱妻子。

周姨娘眼中现出嘲讽,做官,张尚书是做得好极了,但为人父为人夫上,张尚书都不晓得错在哪里。妻妾能相得,不过是都对张尚书失望,而不是张尚书认为的,自己的家教很好。

虽眼中闪现嘲讽,但周姨娘还是轻轻拍手:“果真老爷很会说道理呢。”

“难得你夸我。”张尚书说着话就把周姨娘的手捉在自己手中揉捏着,还感慨道:“都说女子嫉妒,我看啊,都是他们没有见过你们才说出来的话。所以那日,大奶奶还是让夏果跟着她,我就觉得,大奶奶这点不错,家教很好。”

“所以太太才喜欢大奶奶。”周姨娘都恨不得一脚把张尚书给踹出去了,但还是在那和他虚与委蛇,张尚书越发自得了,拍着周姨娘的手:“不早了,我们去歇着。”

周姨娘也只有站起身,往外走去,张尚书欢欢喜喜地跟着她出去,若能夜夜如此,那妻子常常去庄子那边看长子,又有何妨呢?

张太太在庄子里赏过了园子,又和儿子儿媳妇说了许久的话,等到第二天起来,又去瞧过了庄子上下,也就准备用午饭,午饭用完就该离开了。

“这庄子不错,虽说只有两百亩,可我瞧着,你们夫妻在这里住的舒服,那就最好不过了。”张太太拉着婉宁的手笑着说,婉宁也笑了:“婆婆放心就好,只是我还有有个请求。”

“什么请求?”张太太觉得这不大像婉宁的性格,直接问了出来,婉宁笑着道:“虽说有婆婆添补,但难免有人会说三道四,都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还请婆婆把这怎么生钱的法子,告诉儿媳呢。”

“我都把苏嬷嬷给你了,怎么你还要问我?”张太太听完婉宁的话反而笑了,婉宁也看着张太太:“我晓得婆婆把苏嬷嬷给我就是这个用意,只是总要再问过婆婆。”

“瞧你这孩子,有时候就是滑头。”张太太拍了拍婉宁的手,就对苏嬷嬷道:“你去和老苏说一声,大奶奶手上有多少银子,就添上些,当做一股。”

“总算等到太太说这话了,原本我还以为,太太忘记了呢。”苏嬷嬷拍了拍手,张太太笑了:“哪里就能忘记,我只是想瞧瞧,我的儿子儿媳,孝不孝敬我,要是不孝敬啊,那就什么都没了。”

众人都跟着笑了,张太太也对婉宁道:“这里离京城不远,安安心心地住着,什么都不要担心。”

“是,婆婆也不用记挂我们。”婉宁的话让张太太想说什么又没有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