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自己认祖宗(1 / 2)

加入书签

“仙师大人,我回去查了一下,发现我们家族会到滨城来,是已经故去的族老,受到血脉召唤的缘由。

所以我们薄家,肯定是炎黄子孙,只是不知道,我们属于哪个支脉,弄清楚了才能修订家谱呀。”

薄经纶见堂妹进了后堂,觉得这事有谱,壮着胆子问祖宗的事。

“你们属于哪一支,暂时还不好说。

我先和你说说炎帝和黄帝两支后裔的特性,你对号入座好了。

之前和你讲过炎帝神农氏,为了让天下苍生能吃饱饭,以身试毒遍尝百草,最终选出五谷杂粮。

在五谷杂粮出现后,百姓才学会耕种,从土地中取得粮食,从此不再忍饥挨饿,让种族得以延续。

所以炎帝神农氏慈悲为怀,以济天下苍生为己任,是大慈悲的圣帝,受到万民景仰。

作为炎帝的后裔,都是慈悲心肠,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视其他的一切为浮云。”

叶千帆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让薄经纶消化一下信息。

薄经纶在心理合计一番,觉得炎帝他老人家,是天下最慈悲的人,绝对值得供奉。

但是炎帝的这种慈悲,不能满足薄经纶的野心,不是合适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黄帝了。

“我刚刚说炎帝大慈悲,所有的百姓都敬仰炎帝,所以炎帝在位的时候,百姓能够相敬如宾,所有人都和和睦睦。

后来炎帝为了能为百姓找到更多合适的食物,决定把帝位传给他人,把全部心思都用在这方面。

在炎帝退位后,能够吃饱饭的百姓中,出现了一些别有心思的人,这些人想要让自己凌驾于万人之上。

这里面最厉害的就是魔神蚩尤,蚩尤信奉的是刀兵之略,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兴刀兵。

在蚩尤的带动下,刀兵之风极其兴盛,很多人都自立为王,彼此之间互相混战,百姓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黄帝轩辕氏横空出世,总结各方经验,创造了战阵之法,带领部族所向披靡。

黄帝觉得部落太多不是好事,于是就征服各个部落,让大家彼此和睦相处,不得随意厮杀。

他的做法引起蚩尤的不满,双方展开旷日持久的大战,最终蚩尤败于黄帝之手。

黄帝在击败蚩尤后,正式成为天下共主,将所有部落都纳入炎黄族,统一进行规划管理。

炎黄族后来对整个世界的统治,就是受到黄帝的影响,始终保持大一统的局面。”

反正这方世界的人,也不知道炎黄是怎么回事,叶千帆想怎么说都行。

叶千帆索性就把始皇帝的一些功劳,算在黄帝头上,反正是祖宗和后代的关系,算谁的不行呢。

薄经纶听了黄帝的事迹,兴奋的快要跳起来,他们家必须是黄帝的后裔,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切条件。

叶千帆的脑域开发,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他看到薄经纶的眼神变化,就猜到对方的想法。

叶千帆对薄经纶的这种野心,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都是老祖宗的名言啊。

“想必你已经想好,你们家族属于哪一支了,选定了就不要后悔,否则还不如不选。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很多事要循序渐进的来,路还没走稳就想跑,最终只会摔得遍体鳞伤,甚至还会被摔死。”

叶千帆说的颇为含蓄,意思却很明白,薄经纶可以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只要别太急躁就行。

薄经纶是个真正的聪明人,立刻就明白话里的意思,更是喜形于色。

在他看来能得到叶千帆的支持,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剩下的好好运作就行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什么事,是独自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有好的伙伴才行。

莫问天和苗和树都是不错的人,你们可以多亲近亲近,只要能做到一条心,很多事还是大有可为的…。”

叶千帆见薄经纶没有要走的意思,随便找了个借口,撵他赶紧走,好去后面见美人。

薄经纶显然是理解差了,觉得叶千帆是在指点迷津,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他又拍了一阵马屁,才在叶千帆不耐烦的表情中,找自己的帮手去了。

叶千帆看到这个狗皮膏要终于走了,兴奋的晃了晃拳头,急忙返回内堂,寻找文艺女青年。

薄沁雪正在感叹水性笔实在是太好使,画出的画就是比毛笔好看多,关键还有那么多颜色。

另外其他的文房四宝,也都好的不得了,尤其是被叫做a4纸的纸,质量实在是太棒。

要是把这种纸传到外面,肯定让那些文人趋之若鹜,必然能造成京城纸贵。

更让薄沁雪惊喜的是,在一个本上,看到叶千帆练字写的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