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仙途难测,长安秘辛(2 / 3)

加入书签

揉鼻子。而这风一阵接一阵,使她的鼻子愈发痒痒。

老修士搀扶着她向街道外走去,南瑾突然心生灵感,回首望去,只见那宝辇的轻纱窗帘已被风吹开,里面的新娘竟然也揭开了盖头,朝南瑾的方向偷偷窥看!

然而,新娘的目光只停留了一瞬,仿佛害怕被人察觉,连忙重新放下盖头。尽管如此,南瑾已然看清了新娘的面容。

刹那间,南瑾如遭雷劈,呆立原地,失声尖叫:"小长安!"

南瑾嘶吼出这个名字,老修士见状大惊失色,立刻紧紧拽住了她。然而,南瑾仍旧挣扎着向前挤去,幸好现场喧嚣不已,无人能听清她到底喊了些什么。

"你放开我!我绝不会认错!我还记得他偷看我刺绣、化妆的样子!你放开我,我要去找小长安!"

她泪如雨下,状若梨花沾露,那名修为高深的老者见到此景亦不由得心头微动,语气略带怜悯:“姑娘!那并非寻常的公子,实则是武陵仙君,怎会是小长安呢!”

此言一出,南瑾瞬间呆立当场。

她仿佛觉得修炼的世界正在远离自己,周围的一切人事似乎与己无涉,耳边的灵识隔绝了外界声音,眼前景象一片黯淡如深渊之墨,脑海中陡然涌现一股惊悸的灵念,过往种种细枝末节犹如洪峰般席卷而来,最终将她淹没直至失去意识。

身处法器祥云之内的鸿武陵,此刻却是泪水涟涟,尽管面上依旧挂着释然又带着失落的微笑。

而当南瑾再次悠悠转醒之时,已不知度过多少个日夜了。

“小长安……”

“武陵仙君。”

她迷茫地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顶破败不堪的草屋屋顶。

挣扎着起身之际,身旁一双苍老的手及时扶住了她。她略带笑意抬头望去,只见面前并非鸿武陵,而是那位一直相伴左右的老者。

“前辈,武陵仙君呢?”

“姑娘,你身体尚未恢复,还需静养才是。”老者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之情。

南瑾并未回应,环顾四周,虽这茅庐残破却收拾得干净利落,老者慈眉善目,但她心中愁绪却更加沉重:“送亲队伍离开了吗?”

“早就出发了,姑娘你已经昏迷两天了。”老者低声说道。

南瑾闻声泪珠滚落:“这么说来...小长安真的走了。以前他就常让我看武陵仙君的书信,我早该察觉他们之间的关联。然而他本已是世间可怜之人,为何还要让他承受如此痛苦。去了西梁,必然触怒穆家的念花真人,又有谁能护得了他周全呢。武陵仙君,你欺骗我太过残忍!”

话语间她激动不已,老者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叹息,片刻后开口道:“姑娘!你这样说可就枉费了武陵仙君的一番心意了!嫁人的正是武陵仙君啊!”

“你说什么?”南瑾瞪大双眼,只觉耳畔轰鸣如同雷霆!

“这是他留给你的书信,公子说这是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了,姑娘你自己看看吧。我去为你准备些灵食,你现在身子太虚弱,不吃东西可不行。”言毕,老者缓步走出草屋,留下南瑾与一封尚未拆开的信笺。

那熟悉的笔迹跃然纸上,南瑾颤抖着手将其展开,信中洋洋洒洒写满了字——瑾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在奔赴西梁的路上。

原谅我又一次欺骗了你,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真的,绝对是最后一次。

我们门户悬殊,或许你父亲说的是对的,一开始我就不应该爱上你。然而后来我又思考了一下,假使我未曾采取这些行动,恐怕你会在陵阳城外遭遇公孙大藏的毒手,更别提如今能过的平静生活。这样一想,我觉得我又做对了。原谅我一直都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

而关于我与你之间的故事,以及那些我曾经欺骗你的事情,我现在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诉你......

我们在月照听雨楼于元宵夜相逢,与其言相逢,倒不如说是缘分冥冥中牵引。那晚,我于灯火阑珊处瞥见漫步花灯盛景中的你,那是我继承鸿蒙楼的第一夜,我视之为福祉,并非因这世俗的商业基业鸿蒙楼,而是因与你的相遇,你便是我修行路上的最大福祉。

自此之后,我便以诗笺传情,向你倾诉心声。

我承认,在遇到你之前,我流连于花月之地,风流浪荡。然而自那次邂逅之后,我便萌生娶你为道侣的念头,这是我生平首次如此严肃地对待婚约之事。我渴望目睹你身披霞帔的娇美容颜,如今心愿达成,我也可毫无挂碍地踏上修道之路。然而,我一直有一桩憾事,那便是你仅读过一封我所书写的诗词。

我曾试图前往温府提亲,无奈温大人对我这等纨绔子弟显然瞧不上眼。即便鸿蒙楼家业颇丰,但在有权有势的封国王族礼部尚书面前,仍显得微不足道。但我并未就此妥协,只为每日能再睹你的芳容,我白天除了在鸿蒙楼研墨赋诗,更私下装扮成逃难书僮潜入温府,甘为隶仆。

是的,我就是那个始终难以再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