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昔日故人重逢时(2 / 3)

加入书签

定的话语:“吾等北上太京州,如有周昇酒徒的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于我,我需尽快寻得此人!”

李擎苍不明究竟,急匆匆应承之后也随之跃空而起。父子二人重返那条名为三千琉璃天径的大道,却发现道路尽头正肃立着一人。

那人身着北戎州官员的服饰,头顶尊贵的宰相冠冕,虽然略现老态,却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汝是何方神圣,敢在此地挡我道路?”李擎苍神情傲然地怒喝一声。

“不得放肆,此人乃是北戎州宰相李觅。”李岸然立刻责备儿子,并向李觅抱拳行礼:“老丞相早已退隐田园,今日为何会在此处出现?”

“北戎州如今动荡不安,哪还有安宁之地可供退隐?”李觅淡笑回应,一如他在竹林中面见太子之时那般谦逊有礼。

“此次丞相前来,可是为了太子之事?我与他之间并无丝毫关联。”李岸然直截了当地询问核心问题。

“此话确实不假,然而此刻的北戎州与阁下所面临的处境,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觅说完,指向北方,伸出一根手指。

“丞相所指,难道是太京州?”李岸然瞬间明悟。

“李门主果真慧眼如炬。”李觅微笑点头:“既然李门主已然洞察,那么我也无需隐瞒。这次前来,正是充当说客的角色。阁下与太京州内的那位,终究有一场较量在所难免,只是目前剑门已联合整个太京州势力,并且还得到了东陈州孔家的暗中支持,孔家背后的山门更是提供了奇门遁甲之力助阵,如此形势下,即便李门主聚集一门之力,只怕依然稍显势单力薄。”

“什么意思,你是小觑我们的渡厄迦南派?”李擎苍闻听此言,顿时满脸怒气,瞪圆双眼凶狠地反击回去。不料话音刚落,便被李岸然一个巴掌扇了回去,登时噤声无言。

“犬子失礼,请丞相勿怪。”

李觅仍旧面带微笑:“年轻人血气方刚,身为刀门少主已在江湖中名声大噪,加之守护自家门派也是理所当然,故此举并不能算作过错,反而更显英雄本色。”

“您太过赞赏了。”李岸然一带而过:“如此看来,此次匆忙北上确是困难重重。我只愿为刀门洗刷当年被放逐的耻辱,只想与张太白再度一决高下,正当其道。如今他不守道规,涉足尘世纷扰,想来这场浑水,我若是不趟,恐怕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李觅闻声欣然大悦:“弟子即刻禀告宗主凉,定为两位前辈接风涤尘,我刀宗弟子抵达陵阳之后自会妥善安置,并确保所有通道畅通无阻。”

“且慢。”李岸然抬起一只手,“虽然我已允诺于你,但仍需将规矩讲清楚。吾仅负责对抗剑宗与张太白之事,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得对我刀宗之事指手画脚,若有违背,刀宗之利刃,只怕难以预测其指向!”

“谨遵教诲,谨遵教诲。”李觅听后额头沁出冷汗,连连点头哈腰,不敢稍有冒犯之意。

此刻,位于北戎州之外的西陵关之外,浩渺天朝的西方边陲,西梁仙城之内正上演着一场变故,然而这场变故却是一桩喜事。

大护法涂山伯庸依然屹立于皇城东门之外,如同往昔般静静地等待着那个人的到来。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远方的官道上渐渐显现出一支重甲车队的身影。

涂山伯庸并无半点不耐,待车马接近时,他立即整理衣袍,在距离车辆尚远的地方便深深行礼。

“护法涂山氏恭迎二皇子驾临归来!”

远处传来一阵绵软含蓄的笑声,宛如柔波无骨,使人听罢心神皆紧。

“大护法一如既往地谦逊有礼,家父圣体可曾有所好转?”

穆念花的话音刚落,马车的轮迹恰好碾过涂山伯庸脚下的碧色砖石。

美艳如花的公子掀开车窗帘幕,朝着下方微微一笑。涂山伯庸抬首回应,面上笑容从容:“皇上身体并无大碍,此时正在宝座之上静养,殿下是否要去问候一声?”

“罢了罢了!明日正是家父的寿宴之日,我的仙侣也将至,正好借此吉庆之气为他冲冲喜。想来我这份贺礼比起兄长的战功捷报可是要早得多呢!”

穆念花的笑容里充满了得意之态,而涂山伯庸的笑容则深藏不露。作为与李觅并肩掌控朝廷百官的宰相,能坐镇高位的涂山伯庸显然非等闲之辈。他洞悉穆念花的心思并未落在婚礼之上,更洞察到背后潜藏着何种计谋与手段。然而他是个聪明人,看得穿却不直言破,这才是他能够在官场顺遂且至今仍安然无恙的根本原因。

“涂山宰相,关于我回宫完婚一事,还请务必保密,万一被我那位兄长知晓,恐怕他定会找你问责啊!你应该知道,此事我一直未曾告知他人。”

穆念花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二皇子放心,老臣并不知情公子所提之事,公子此次归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给皇上庆祝寿辰吗?”涂山伯庸配合地应答,神情自然而谐。

“哈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