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 不愧是张白圭(1 / 2)

加入书签

如今朝廷之上,六部尚书又五部群龙无首,可实际上只有四部。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次科举之后,张白圭必然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吏部尚书。

而吏部又是六部中排第一的部门,相当于整个朝廷的人事部。

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这权利不可谓不大啊,因此,随着世家被陛下打压,寒门弟子看到了希望,可他们害怕世界会再次爬上来。

因为他们想要抱团取暖,可这个团一定要有个能做主的人吧,于是,张白圭就成了他们所有人的首选。

而现在,更是隐隐有了成为朝中第一大派的势头。

可严嵩是个明白人,张白圭同样是个明白人,只要张白圭不点头,那这个由寒门子弟组成的派系就不会在朝廷上出现。

至少现在不会。

但即使是出现了,也无所谓,因为严嵩依旧有些强大的影响力。

随着钟声的响起,太和门缓缓打开,走过了金水桥后,看着崭新的广场,丝毫看不出昨日留下的痕迹。

于是,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开始整队。

就在整队时,严嵩小声地对着身后的严世蕃警告道:“安分一些。”

严世蕃自然是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还不是和陛下抢女人的事情嘛。

那不是说不知者无罪啊,谁能想到就那么寸,自己也是很少去那矾楼的,难得去一次还就遇上了。

可现在抱怨也没用了,毕竟和陛下抢女人是事实。

甚至现在很多与他熟识的人,见面也会拿这件事逗弄他几句,弄得他很为难。

陛下现在是不怪罪,可若是像你们这样天天说,若是传入了陛下的耳中,在赶上陛下心情不佳,那我怎么办。

严世蕃有些委屈,看了眼父亲,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在百官整队整齐后,秦川便从乾清宫内走了出来。

ps:皇帝每天早上起床更衣的时候都会洗漱的。起床,洗漱,更衣是都是在皇帝起床后完成的,只是些洗漱有些水字,所以我就没写,实在是抱歉哈,读者大大们。

这段不是水字数,这是在解释。

今日秦川穿着一身通天冠服,皇帝冕冠,前圆后方,上覆冕板,前后缀十二流,每道流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

步伐行得很肆意,很洒脱,因为现在朝堂之上越来越干净了。

只是他却看到雨化田盯着张白圭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喜。

随即,他也仔细地看着,他发现新面孔这些人,好像有意无意的都在看张白圭,这就有点意思了。

不愧是未来的张居正啊,人格魅力是大啊。

只是,看着张白圭头顶的90忠诚度,他丝毫不慌好吧。

稳稳地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百官,而百官在看到秦川的那一刻也同样的高呼:“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

“谢陛下!”

大臣起身,张让便直接唱道:“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张白圭今日是第一个出班的,无他,官吏的管理升迁名单,他要呈给陛下。

“陛下,这是新任官员名单,请陛下检阅。”

虽然名单已经确定了,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陛下手中。

秦川接过张让转呈上来的名单,认真翻阅着

百官们也不敢出声,只能是耐心等待着。

秦川则是一条条看着,突然,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海瑞,苏轼,王安石。

好家伙,这是挖到宝了吧,不愧是张白圭啊。

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的海瑞都被张白圭召回了,厉害。

苏轼,一代大文豪,一生的经历可谓是传奇,大起又大落,一心为公,但成了牺牲品。

王安石,更是了不得,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想到王安石的变法,又想起来张居正的变法,秦川有些期待,这两个人若是碰撞在一起,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

“准了。”

“谢陛下。”

张白圭行礼,随后退下。

等他退下后,严嵩便出班道:“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准奏。”

“科举前三甲已出,是否今日放榜。”

这些都是他们私下已经商议好的,而在朝堂之上请奏,只是为了给其他大臣看罢了。

“准了,散朝后便开榜吧,明日殿试,朕想换个方式,至于题目,由朕来出。”

“老臣领旨。”

严嵩退班后,其他大臣便没人在出本请奏了,而那些新面孔,还未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