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倒下(1 / 2)

加入书签

在那庄重而宁静的殿堂之中,微弱的烛光轻轻摇曳,映照着两张年轻而坚定的脸庞。他们两人的眼中闪烁着诚挚与担当,仿佛即使面对再大的风浪,也要毅然挺立,为自己的疏忽负责。

萧云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地说:“父皇,真的非常对不起。此事的根源在于儿臣的监管不周,未能及早发现问题,导致这不幸的一幕发生。更让人痛心的是,那些百姓们,他们中的许多人,竟连一碗最普通的米饭都无法得到,被迫离家舍业,只为了一口果腹之食。儿臣深知他们的艰辛,因此内心实难对他们产生半点责备之意。”

一旁的萧瑟,眼中闪过一抹担忧,他深怕皇上的怒气会影响到温柔善良的九妹萧云卿,于是毫不犹豫地迈前一步,坚毅地说道:“父皇,请您不要责怪九妹,所有的责任都在儿臣。作为兄长,我本应更加敏锐,及时察觉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却未能做到,这完全是儿臣的失职。请父皇将一切责罚降于儿臣一身,儿臣愿独自承担这份过失。”

皇上听着这一番话,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望着面前的两个孩子,他们虽年少,却能有如此胸襟与担当,一股温暖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皇上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慈爱与赞赏,缓缓言道:“能有你们这样勇于承担责任、心怀百姓的儿女,乃是朕最大的幸运。朕非但不会责怪你们,反而要表彰你们的勇气与责任感。对于赈灾粮短缺之事,朕决定立即从国库中拨款补充,确保百姓能够得到应有的援助。”“谢父皇!”萧云卿和萧瑟齐声说道。

“不过,仅靠拨款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萧云卿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说,“我们还需找出问题的根源,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九妹所言极是。”萧瑟点头表示赞同,“儿臣认为,应当对赈灾粮的发放流程进行全面审查,严惩那些贪污舞弊之人。”

“此外,还可以派遣钦差大臣前往灾区,实地考察民情,了解百姓真正的需求。”萧云卿建议道。

皇上满意地看着二人,“甚好。就依你们所言。你们可愿担任钦差大臣,亲自前往灾区查探?”

“儿臣愿意!”“臣女也愿意!”萧云卿和萧瑟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皇上龙颜大悦,“朕赐予你们尚方宝剑,有权便宜行事。望你们不负朕望,为百姓谋福祉。”

随着皇上的话音落下,大殿之外,命令迅速传达,不久便有一队队马车,满载着救命的粮食,在士兵们的护送下,匆匆驶向需要它们的地方。空气中似乎也弥漫起了一丝希望的气息,那是风雨过后,即将迎来曙光的预兆。

萧清菡目光一凝,望见皇上竟亲自主持吩咐他人筹备赈灾之粮,心底顿时泛起一阵不悦,那神色中微妙的情绪变化如同湖面轻漾的涟漪,不易察觉却切实存在。然则,碍于当前情境,她只能按下心中波澜,选择在旁默默注视,一言不发。

她的视线轻轻掠过人群,最终停驻在萧瑟与萧云卿身上,见二人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那份由衷的欣悦仿佛能融化冬日的寒冰。

“多谢父皇厚爱,”萧瑟的声音清澈而坚定,带着一份身为皇子的责任感,“我们代表这些正饱受磨难的百姓,深深感激父皇的天高地厚之恩。”

皇上龙颜大悦,眉宇间尽是慈祥与欣慰,他挥挥手,温和地示意二人起身,言语中满是鼓舞与期待,“速速起身,即刻动身前往灾区,若此次赈灾有成,朕自当重重奖赏,不负尔等一片赤诚之心。”

萧瑟和萧云卿互相对视着笑了起来,他们的笑容中不仅包含着兄弟之间那种不需要言语表达就能理解对方心思的默契,还有对于皇帝命令的尊重以及愿意承担责任的决心。

两人又一次跪地叩拜,额头轻轻触碰地面,表示出内心深处的敬畏之情:&34;为国家、为百姓效力,这本就是我们身为臣子应尽的本分,实在不敢居功自傲。&34;

紧接着,他们扛起沉重的麻袋,手提装满粮食的竹筐,肩负起拯救天下苍生的使命,毅然决然地踏上前往受灾地区的道路。在炎炎烈日下,两人全然不顾自己早已汗流浃背,拼尽全力把每一粒救命粮分发给那些饱受苦难折磨的灾民们。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灾区飞扬的尘土中显得无比高大挺拔。

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最终还是让萧云卿的身体不堪重负,达到了极限。就在他迈出一步时,突然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不省人事。而此时周围满是充满渴望和期待眼神的灾民们。

&34;来人啊!快去请太医!&34;萧瑟惊恐万分的呼喊声中夹杂着无法掩饰的焦灼情绪。他迅速跨步向前,小心翼翼地将兄长萧云卿温柔地抱进怀里,眼中原本的坚毅瞬间被无尽的忧虑所取代。与此同时,他心急如焚地下达命令,催促侍从赶紧去找太医前来救治。

待到萧云卿悠悠转醒,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易却又不失舒适度的床榻之上,周围围满了关切的目光,那份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让他一时有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