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 视察(1 / 2)

加入书签

太子萧彧自行请旨下江南视察,这可是一件大事啊!一路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威风凛凛,好不壮观。而萧瑟则静静地站在江边,一袭蓝衣随风飘动,宛如仙人下凡一般,飘逸出尘。

当太子的船队慢慢靠近时,萧瑟的眼神突然变得冷峻起来。他深知,此次太子南下,必定会对自己在江南辛苦经营多日的局势产生巨大影响。毕竟,太子作为未来的储君,其权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太子萧彧远远地望着站在江边的萧瑟,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嫉妒之情。他早就听闻萧瑟在江南地区的声望颇高,而且还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实力。

可以说,萧瑟就是一只隐藏得极深的猛虎,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实则凶猛无比。没想到自己这个向来低调的五弟,竟然如此深藏不露,实在是让人感到意外。

两人就这样对视着,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浓浓的敌意。此刻,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安静得只剩下江水在静静地流淌。风,轻轻地吹过,带起一片涟漪,似乎也在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终于,太子萧彧打破了沉默:“萧瑟,你我都是为朝廷效力,为何不能携手合作?”

萧瑟冷笑一声:“合作?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太子萧彧脸色一沉:“莫非你想与本太子为敌?”

萧瑟针锋相对地回答:“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情,与太子殿下无关。”

萧瑟心里非常清楚,江南地区出现大量贪官污吏一事,肯定跟太子有莫大关联,但此时此刻的他,并无任何证据来揭露此事,更何况萧云卿并不在此处,这才是最令他心急如焚之事。

若是萧彧抓走了萧云卿,萧瑟实在难以确保,萧彧这个丧失理智之人究竟会做出何种举动。

毕竟前世之时,萧瑟曾亲眼目睹过萧彧为了追求权力与地位,陷入癫狂状态,甚至做出弑父杀兄、残害手足以及囚禁妹妹等丧心病狂之举,只为换取所有人对其的尊崇。

前世之中,萧瑟通过装死方才成功逃脱,随后借助北狄以及江柔娘家的助力,最终才得以推翻那个昏庸无道且无能至极的萧彧的统治。

然而,萧彧不仅未能给百姓带来福祉,反而纵容其党羽拉帮结派、营私舞弊。那段时间里,整个大燕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宛如现今江南遭受天灾人祸时一般无二。

这样的人不配为太子,更不配为君主。

“既然本太子来接手江南的事务,那么接下来就有劳五弟陪本太子去查看一番了。”萧彧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淡漠的萧瑟,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这个老五似乎并不好相与啊!而且从他的态度来看,似乎也不太可能站在自己这一边。看来之前老二说的没错,对于这个老五还是得多加提防才行。

“这是自然。”萧瑟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句,然后便转头看向已经上岸的萧彧。只见萧彧踩着一名宫人的背部下了船,那名宫人被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但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之色。萧瑟微微皱眉,心中对这位太子殿下的印象又差了几分。

萧瑟和萧彧并肩走在路上,一同视察着灾区的情况。周围的灾民们看到太子殿下来了,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自己遭受的苦难。萧彧看到这些灾民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模样,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同情之色,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尽快解决他们的问题。

然而,萧瑟却在一旁冷眼旁观。他清楚地知道,萧彧此刻的表现不过是在做做样子罢了。这种场面见多了,所谓的“体察民情”往往都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官员寥寥无几。

接着,萧彧开始询问萧瑟对于治理江南的看法。萧瑟略一思索,趁机提出了一些自己认为可行的改革措施,比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等。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让江南地区的百姓生活得到改善。

但是,萧彧听完之后却是不断地找借口推诿。一会儿说这些措施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一会儿又说需要时间慢慢筹划……总之就是不肯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萧瑟见状,心中暗自冷笑:果然不出所料,这个萧彧根本就没有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

萧瑟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证据,将萧彧的真实面目揭露出来!他不能让这样的人继续蒙蔽圣听,更不能让无辜的百姓受其迫害!

而萧彧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开口道:“怎么不见九妹妹?”萧瑟一惊,心中暗自思忖着,也难怪萧彧会注意到,毕竟这些时日的萧云卿实在是太为惹人注目了,但萧彧这样问究竟是明知故问还是真不知情呢。

“云卿去了别的郡县,这些时日尚未回来。”萧瑟只好先做隐瞒,他深知若是让萧彧知道了萧云卿的真实去向,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哦,这样啊。”萧彧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道,“云卿,嘶……五弟叫得可真是亲昵啊,难道说五弟和九妹妹之间的关系甚好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