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8章 宇宙的尽头是房地产(1 / 2)

加入书签

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到了明朝初年(大概14世纪末的时候),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但是,我们中国古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明明最早掌握了火器,最早发明了“火铳、大炮、地雷”等热武器,有着很多很多的能工巧匠,但偏偏没有去发展。

导致我们什么都落后,不光是热武器,还有各项技术的革新、政治体制的发展,样样都落后。最后我们国家遭受了近百年的屈辱历史。

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心中的永远的痛。

王休拉着黄文杰离开了山窝窝,回到了办公室,拿出了笔墨纸砚。

“老黄,我先给你讲讲地雷吧!?”

黄文杰赶紧正襟危坐,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

“首先,咱们先讲步兵地雷。这种地雷主要攻击目标是针对步兵,也是现在我们主要的攻克方向。”

“触发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压迫式激发。比如我们把地雷埋在地下,敌人踩到地雷触发发生爆炸。这种地雷的好处就是埋下去以后就不用管他,难点就是触发装置有点难。”

“第二种是拉线触发地雷,我们把地雷埋下去以后,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触发,比如进入爆炸范围内的敌人比较多的时候就可以自主拉线,触发爆炸。或者是设置细线,当敌人的脚碰到细线的时候触发爆炸。”

“还有一种是定时触发,比如限定好需要爆炸的时间,到时触发爆炸,但是这种方式咱们现在的技术几乎做不到。”

“所以我们主要研究前两种。”

黄文杰如同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兴奋异常。

“公子,快快,我给你磨墨,您把要点和设计图画给我。”

王休最欣赏黄文杰的就是这种研究精神,于是就从善如流,动手画了起来。

一连三天,王休和黄文杰及带来的工匠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吃住都在火器监。

最后,王休悄悄告诉黄文杰,等地雷试验成功,先送往松州,一但松州的探子发现边疆的吐蕃人有所异动,立即埋在城外。

王休这可不是瞎说,王休早就接到消息,今年的冬天吐蕃发生了牛瘟,大批大批的牛羊死去,吐蕃的老百姓饿死不少。

王休担心的是对方为了活命,大举进犯。陈建民也暗中命令大军,悄悄的派了大军,分批次驻扎在离松州不远的地方。

凡事都要做好准备,一百门大炮已经拉到松州,秘密的安排好,王休可以想象的是吐蕃人见到漫天的炮火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情况。

一直等到研究有所进展之后,王休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第二日,王休又没事儿做了,于是带上绿萝、黄鼠狼逛街去了。

之前王休逛街目的性都比较强,但今日没啥事王休就想逛个够,但王休发现好像大街上的人变得非常多。特别是东、西两个市场。,简直就是人满为患,行人肩膀碰着肩膀的。

一个城市的人口增多,说明了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繁华,

王休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逛到了中午,王休觉的腹中饥饿,于是和两个小跟班找了一个面摊子吃面。

说是小面摊,实际上人家有五张桌子,,王休三人刚刚坐下,三碗面放在眼前后,整个摊子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

面做的非常不错,很好吃,三人吃的很开心。

旁边桌子上坐着几个中年人,看身上的衣服,应该是比较有钱的人。

吃着吃着,其中一个年岁大一点的人忽然把筷子放下,哀叹一声:

“如今这京城人实在是太多了,咱们每次进京办事,找个住宿的客栈都困难。现在我们都住到居民家里了。价格还真特么的贵。唉!”

年轻一点的人也苦笑道:“谁说不是呢, 等年过了以后,开春了大家进货的时候,咱们还是带上帐篷吧,免得像上次一样,我在翠微楼门口蹲了一个晚上。”

王休坐在旁边听到这几句话愣了一下,京城的住宿都......这么紧张了吗?

王休转头看了看绿萝和黄鼠狼,两个跟班摇摇头表示自己啥也不知道。

王休就只得静静的听下去。

年龄大一些的那人又说道:“你提醒的没错,到时候多带几个帐篷,棉被垫子啥的也得带上,万一真的没找到住的地方就可以用上。”

“唉!本来吧,我还想干脆在京城买个房子,钱多钱少也无所谓了,但他妈的居然买不到,牙行现在都关门了。”

王休心中一动,没想到京城的房子已经紧张成这个样子了。

王休的手轻轻的抚摸着下巴,心中嘿嘿一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