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姜家的百科全书(1 / 1)

加入书签

看着马车重新出发,赵平安立刻一手抱孩子,一手扶刘嫂,和十几个村人一起跟在马车后面。

十几人有快有慢,但是不论快慢,总是没有落单的,相同速度的人相互扶持着。

走出没一刻钟,刘嫂体力最先不支,赵平安就陪着她落在最后。

“平安,这个姑娘不过是咱们萍水相逢……”

刘嫂双腿麻木,只是僵硬的拖着自己的身体前行。

她眼中说不出是期待还是麻木,不停的和赵平安确认,“你真的相信……五里外……能有鱼吃?”

江水奔腾,五里外和这里,又会有什么区别呢?

“刘嫂,她没必要骗咱们,我看她眼神很坚定,我信她。”

赵平安眼中燃着的,是最后的希望。

倘若她说的是假话,村人们便是换个地方等死。

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希望,他还是希望大家都活下来。

陈慧坐在马车上,看着落在队伍最后摇摇欲坠的刘嫂,终于忍不住。

赶车的苏荣道,“荣叔,你停下马车,让我和秦铮下去,换那妇人和她的孩子上来。”

“他们也太可怜了!”

说着,陈慧竟然不自觉流下泪来。

苏凤鸣急忙阻止,“慧姨,你身体也虚弱,你和秦铮别动,还是我下去换他们上来。”

正好,他可以借机下去和姜宁一起走走,说说话。

自从姜宁救了他之后,两人之间除了早晚饭时有一两句话的交流,其他时候都没有交集。

大概是因为姜宁救他的缘故,他总是莫名对姜宁信任,想和她亲近。

“这怎么行?”陈慧摇头。

她可没忘,这个位置是苏家人用半袋子白米换的,“还是我和阿铮下去。”

“慧姨,你们不用推来推去的……”

跟在马车附近的姜宁听到他们的谈话,“你们谁也不用下来换人。”

“而且,”她还特意叮嘱,“一会到了地方后,你们三个尤其要和赵家村的人保持距离。”

“阿宁,这是为什么?”陈慧不明白。

秦铮呆滞的目光中,也有了一丝疑惑。

“是啊,为什么单独叮嘱我们离那些人远些?”

“他们中有一半人染了疫病……”

姜宁道,“你们三个又是咱们当中身体最弱的,当然要和他们保持距离。”

“疫病?”姜成这才想起来,他的女儿一眼能帮别人断症。

“但是阿宁……”他现在好奇的不是疫病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前方五里有鱼的?”

“你让他们跟着咱们走,万一要是捉不到鱼,你该怎么和他们交代呢?”

这时,连赶马车的苏荣也不由回头看姜宁。

所有人都好奇,姜宁是怎么断定那里有鱼的。

姜宁看着众人好奇的目光,淡然的解释。

“我之前在我们家书房看过一本记录东陵国风土地貌的书……”

“又是咱们家的书!”姜成不由自主感叹一声。

“对,”姜宁点点头,“爹,咱们家的书真是五花八门。”

她继续道,“书名记不清楚了,我记得在书里看到过一幅赤岭江的水势图……”

“根据地貌比对,前面隐约就是地势图中记载的一处水湾,所以我猜测在那里会有不少鱼……”

“可是,有鱼,水势平缓又有什么用?”

“咱们既不会捕鱼,也没有网鱼的工具,到时候也只能望着江水兴叹!”

“爹,咱们家还有一本《种渔经》,讲的就是江河湖海中常见鱼捕捞和养殖方法……”

姜成听了个目瞪口呆。

苏凤鸣也震惊无比,“姜叔,想不到你人这么开明,家中藏书竟然百业齐全。”

“可惜你的家被水淹了,否则我一定要想办法去你家一趟。”

“是,是啊!”姜成摸摸脑袋。

暗自却想,“我当初买书的时候,怕是连卖书人跟我说的什么都没听清楚。”

“我明明要的是四书五经圣贤书,到最后却都成了医书、兵器书和农书……”

不过幸好。

幸好他不识字,被那些卖书的欺骗了,买了这些书回来。

他不识字,但是他的女儿识字。

他虽然不懂书里说了什么,但是他的女儿全懂,而且灵活的把书上面的知识,全部化成带着大家逃荒的资本。

这,就够了!

见众人不再有疑问,姜宁重新看起小末找出来的几本关于怎么捕鱼的书籍。

末世丧尸横行,水是受污染的重灾区,所以她没捕鱼的经验。

为了一会不在众人面前手忙脚乱她要恶补一番捕鱼的知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