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章 渔网下水(1 / 1)

加入书签

“姜姑娘,你想的真是周到!”

说话人,是几个渔家出身的人中,最壮硕的那个。

他的名字叫宋昌胜,家住墨阳县附近的村庄,村庄中有一条大河。

他经常在不农忙的时候,在河里打鱼补贴家用。

洪水来前,那河是造福村民的地方。

洪水来后,河道为洪水提供了便利,最先淹没了他们这些河边的村庄。

他的爹娘、兄弟姊妹,一齐死在洪水之中,只剩他一个苟延残喘。

漫漫逃荒路上,他和几个邻村一样的落单人结伴扶持。

就在大家都坚持不住,以为小命要就此交代时,他们意外发现了姜、苏两家的马车。

与此同时,他们还从赵家村的人口中,得知他们要前往江湾捉鱼的消息。

最先跟上赵家村队伍的,就是宋昌胜等人。

如果前面真的有平静的江湾,那么便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果然到了地方之后,被姜宁一问,宋昌胜立刻领着同伴们站了出来。

这时,赵平安和赵家村的几个还有些力气的人,来到姜宁的身边。

“姜姑娘,捕鱼的事,我们也可以帮忙。”

姜宁点点头,“行,你们商量着来,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姜姑娘,你就看好吧!”宋昌胜胸有成竹。

有工具在手,他当即领着一众人提着藤蔓做的渔网往江边走。

他们往前,姜宁则往后,来到家人所在的火堆旁。

“阿宁,他们多久能打到鱼?”姜成一边看宋昌胜等人往江心下网子,一边问道。

姜宁靠着火堆坐下来,此时大奴、小奴的烤鱼已经烤成了七八分。

她道,“这个时候下网子,又有鱼内脏吸引鱼类,我想天黑不用多久,就应该会有收获。”

“姜姑娘,这么说,咱们这所有人,今晚真的都能吃到鱼?”

苏华迫不及待的问道,“所以你才不让咱们先制作晚饭?”

姜宁点点头,“刚刚你们也看到了,虽然我不会捉鱼,但是阿铮可是一叉一条。”

她随即又看看秦铮,发现他的神色没那么苍白,知道应该是疼痛止住了。

“……这足以说明江湾中鱼虾丰富,只要会打鱼,这些人就饿不死了!”

“姜姑娘,”苏华钦佩的道,“你真是太厉害了,竟然根据一本书上的水势图,就能找到这处江湾。”

如果呆会那些人网到鱼,这真是救了无数人性命的善事!

“没什么,不过是碰巧看见了,这时候想起来而已。”姜宁自谦。

他们的食物要留着后面赶路用,眼前有鱼吃,当然能省则省。

眼看双胞胎的鱼烤熟了,姜宁道,“大奴,把你的鱼给那位抱孩子的刘嫂子,让她先吃点东西!”

“什么?”

听了姐姐的话,大奴愣住了,“姐姐,你不是说这两条鱼让我们先吃吗?”

“而且,为什么要把我的鱼给别人,小奴的呢?”

姜宁道,“那刘嫂子还病着,她不吃东西,就没有奶水喂孩子!”

“我不,”大奴道,“我现在就想吃烤鱼!”

他们逃荒这一路,也就这两日吃上鸟肉和鱼肉,让他把烤鱼让出去,他不舍得。

这时,小奴道,“姐姐,还是不要让哥哥拿了,把我的给刘嫂子好了……”

姜宁拒绝,“让大奴来。”

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她发现大奴性格有些自私,他从前和原主最为亲近,两人一定有些共同之处。

之所以一定让大奴相让,就是想扭转一下他的性格。

大奴别扭的看看刘嫂子,又看看她怀里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

他又看看姜成,期望爹爹能帮他说句话。

但是姜成和陈慧,也是同情刘嫂和孩子,自然没有开口阻止。

他们眼下不缺吃的,就算没有鱼,也有其他,饿不着大奴就是。

这时,苏荣把双胞胎上午打到的鸟雀都收拾好了。

他乐呵呵的道,“大奴小哥,我这就把你打到的鸟烤上,放心,马上就好。”

此时,大家的意思再明显不过,那就是都同意大奴把烤鱼给刘嫂。

大奴见没人支持自己,不得已,他只得站起身,把烤鱼送到刘嫂面前。

此时的刘嫂已经饿的眼前发花了。

来江湾的路上,她一个人就把姜宁给的水喝去一大半。

但是喝那么多水,她的肚子也还是饿,一点乳汁也没有。

她本以为,距离她能吃到东西,大概还需要一两个时辰之后,但是没想到,一条香喷喷的烤鱼凭空出现到自己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