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挣第一笔钱(1 / 1)

加入书签

本草堂离回春堂不算远。

姜宁几人不用坐马车,只走上百来步的距离,就到了本草堂。

到了地方一看,果然如那伙计所说,本草堂规模不算大。

当然,它开在最受欢迎的回春堂旁边,这规模也大不了。

也不知这本草堂当初开药铺的本意,是想借回春堂的客流兴旺自己,还是觉得自己厉害,可以和回春堂平分秋色?

不管是哪个,看本草堂的样子,似乎都没做好。

见到有客进门,东家兼掌柜的曹益之急忙迎了出来。

开口是和回春堂一样的话,“几位,要抓什么药?”

姜宁打量这个矮矮胖胖的中年男人,然后摇摇头,“掌柜的,我们不是来买药的,是卖药的。”

本草堂的规模虽然比回春堂小,但是这人穿的衣裳却比回春堂伙计好,所以姜宁断定他不是伙计,是掌柜的。

“卖药?”

好不容易本草堂进来几个人,还不是来买药的,而是卖药的。

曹益之略有些失望。

不过他还是让姜宁打开她的布包,“让我看看,你要卖什么药材?”

姜宁就从包中掏出一株黄精递过来,“请掌柜上眼。”

“黄精?”

看到姜宁拿出来的是品相不错的黄精,胖胖的曹益之吃了一惊。

“姑娘,你这黄精是怎么得来的?”

姜宁道,“自然是山间采的。”

曹益之意识到自己问了蠢问题,急忙更正。

“我的意思,你这黄精哪个地方采的,你们打哪来,可只有这一株,还有别的吗?”

“药材是我在我们村子附近的山上采到的。”

姜宁回答,“我们姜家村比较偏僻,村子后面有无数大山,药材也不少。”

这不是姜宁信口开河,而是小末的调查结果。

当初她准备离开姜家人的时候,可是一早就让小末把周围的情况调查清楚。

姜家村周围的山挺多,而且山上的野生资源也不少。

但是可惜,姜家村年轻人多在锦绣城做事,不屑于在家种地或者上山采药。

锦绣城,锦绣城,听名字就知道城中各业花团锦簇的。

相比于在村中干苦哈哈的农活,年轻人更想在锦绣城闯一番事业,一夜暴富不了,两三年也行。

而村中的中老年人,也没能力去探索深山,只能一心一意守着他们的田地。

“原来姑娘是姜家村的啊!”

曹益之点点头,算是对姜宁的来历有了些初步认识。

他的确是听说那里山多地少,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姜家村的人往他这里送过药材。

也许,人家送到别处去了也说不定,曹益之这样想。

“怎么样掌柜的,”姜宁问他,“我们这黄精,您给什么价位?”

曹益之把黄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这黄精品相很好,大约有两斤,一斤十五钱如何?”

十五钱,和小末汇算的价格差不多。

姜宁心道,那个小伙计倒是实诚人,给她介绍这么靠谱的药铺。

“行,”姜宁点点头,“就按掌柜的价格。”

说完,她把包里剩下的黄精一股脑掏出来。

曹益之也是没想到,感情人家拿出来第一株药材只是探探路,她包里这是另有乾坤啊!

姜宁把所有的黄精一一摆在他柜台,一共是六株黄精,“这一共是十株黄精,掌柜的,您都收么?”

“收,收,怎么不收。”曹益之急忙点点头。

这黄精用处多,也不怕多。

“姑娘,你可真有本事,竟然能弄到这么多的黄精。”

曹益之一边把药材上称称重,一边叹姜宁出手不凡。

姜宁谦虚,“没什么本事,都是书上看来的,加上走的路比较多,采的药材自然也多,巧合而已。”

“我看可不是这么回事……”

曹益之摇摇头,“采一株两株黄精,我倒是信姑娘是幸运。”

“但是一下子采到六株的,除了那些日常做黄精种植的药材商,只姑娘你一人而已。”

姜宁心道,可不算这六株,她还给了那个贪财的老大夫四株呢!

很快,曹益之把六株黄精称出来。

“一共十三斤,按照一斤十五钱算,我要给你一百九十五钱。”

他收起六株黄精,然后从荷包里数出二百钱递给姜宁。

“姜姑娘,这二百钱给你,希望下次你有好药材,也仍然想着本草堂。”

“那就多谢掌柜了……”

姜宁坦然的接了这二百钱,并向对方保证。

“下次有药材,我一定第一时间就送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