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工合作(1 / 3)

加入书签

《No.1》专辑发行的第一天,主要销量集中在线上版本,线下则是收到了六万的订单。

这个成绩惊到了公司的管理层。

在如今实体唱片不景气的年代,大多数人听歌采用的都是线上模式,除非用来收藏,很少会有人购买音乐专辑的线下版本。不过,因为线下版本的专辑制作的十分精美、赠品颇多,追偶像的粉丝群体们经常会购买用来摆在自家的展示柜中。

换句话说,实体唱片主要面对的群体,其实就是偶像们各自的粉丝。

S.T.O.R.M团的第一张专辑在第一天能够取得这样的线下销量,说明了她们的粉丝人数和购买力远远比公司预想的要高很多。这个数量,几乎已经锁定了公信榜专辑周榜的销售冠军位置。

最后,专辑的首周销量是十万张出头,比第二名多了三万多张,周榜的冠军拿的实至名归。

这个成绩,公司已经很久没有取得了。上一个一出道就拿到这种成绩的,还是Birds组合。不过他们是男团,殷鹏、殷允刚两人又都是六边形战士,唱、跳、主持、创作、演戏样样精通,粉丝群体大部分都是购买力超强的年轻女性,才会拿到这种巅峰的成绩,是后人无法复制的路径。

贺氏文化经纪公司自从郑雅绮上台后,主推的一直都是女团。上一任总经理在位时推出的男团不是解散了、就是成员纷纷退出了公司,剩下的还能打的也就Birds组合,而且他们两人还是有公司股份的那种功臣类型的员工,常年处在半养老的状态,公司很难吩咐他们做事情。

从主攻男团转型到女团,运作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郑雅绮花了很大的力气,前前后后推出的各个女团成绩都不好不坏,属于走稳打稳扎的路线。因此这次S.T.O.R.M团的亮眼成绩,真真是让公司的众多人都惊掉了眼球。

成员们同样对这个销量感到惊讶——她们六个人都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结果。

“这么多人买实体专辑吗?”马妮萱坐在自家团的休息室中,忍不住的吐槽,“这些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是队长和艺欣的粉丝?你们两人的粉丝也太给力了吧。”

“应该不止。”任默涵抱着手机,刷着社交软件,“除了她们,我们几个也有不少粉丝在买专辑。你看看你自己的微博,应该有粉丝在下面留言的。”

马妮萱听话的打开了自己的微博。她们是公司的艺人,平时并不太管自己微博的运营,这些东西会有专业的部门进行维护。一般都是借她们的账号发布一些十分官方的消息,六个人都没什么想要关注的意思。

被任默涵这么一提醒,剩下的几人同样纷纷打开了自己的社交软件。的确,自己微博账号下最新的、宣传《No.1》专辑的广告下,不少粉丝都在留言自己购买了。

“原来我真的有粉丝啊。”看着这些热情的留言,马妮萱感叹了一句。

苏艺欣:“……你的想法怎么跟星月一样啊……我们当然都有真的粉丝啊,粉丝俱乐部可是每年都要交100元会费的,肯定都是真粉啊。”

“我之前一直以为他们都是你跟队长的粉丝啊。”马妮萱耸了耸肩,“你们两个毕竟演过爆火的电视剧,有粉丝不奇怪。像我这样天天待在学校里、没有任何作品的人,为什么会有粉丝?好奇怪啊。”

“应该是团队效应吧。”欧阳雪冷静的分析道,“施梦远和苏艺欣拥有初步的国民度,知道她们两个组合出道的人,说不定会来了解我们团。毕竟我们长得又不难看,凭借颜值吸引一批粉丝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还有就是《Go!Go!Go!》节目的播出,也为大家吸了不少的粉丝。”施梦远在一旁补充道,“那期节目的收视率不低,很多人都在节目官方账号下留言、对我们感兴趣。尤其是小雪,吸引了不少女性粉丝。”

欧阳雪虽然有张360度无死角的美人狐狸脸,不过因为长年练武的原因,她整个人的气质是十分干练的,就是俗称的“英姿飒爽”,非常招女孩子喜欢。

实际上,S.T.O.R.M团的六名成员,气质非常的鲜明,鲜明到能够让陌生人一眼就分辨出来的地步。

施梦远是性感,苏艺欣是才女,陶星月是可爱,欧阳雪是帅气,任默涵是知性,马妮萱是亲切。

不得不说,郑雅绮在选人时的眼光老辣。她们六个人,哪怕只是站着什么不干,都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更别说,她们还有不少的技能加成——两人出演过收视率第一的校园剧,一人获得了第73届电影红丝带奖最佳武术指导奖,三人可以作曲,五人可以作词,两人在读传媒大学,一人在读戏剧学院,剩下一人在读燕大的经济学、西班牙语双学位。

这种配置,是任何一个女团都比不上的,能够吸引粉丝的目光,简直再正常不过。

看着自己的粉丝们在自己微博账号下面留下的各种评论,苏艺欣笑的很开心。她突发奇想的搜索了一下S.T.O.R.M团的官方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