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反响(1 / 3)

加入书签

12月底的S.T.O.R.M团演唱会,一连开了五天,场场爆满,在社交媒体引发了剧烈的反响。

无论是炸裂的舞台效果、全息投影在演唱会上的首次使用,还是S.T.O.R.M团六人杰出的现场唱跳功底、串场时有趣的MC小剧场,甚至是六人给粉丝们的饭撒(fan service音译,指偶像在进行现场live时与粉丝进行互动的行为),都让人津津乐道、被社交媒体们大写特写,承包了整整半个月的热搜榜。

这些热点新闻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随之而来的,自然是S.T.O.R.M团第一张音乐专辑《No.1》的销量小高峰。

以往的女团,想要发展粉丝,一般都是走亲民路线——依靠“握手会”这种面对面的线下销售方式,来发展巩固粉丝群体。

郑雅绮为S.T.O.R.M团制定的发展路线主打一个“云上之人”的概念,走高端路线,只在演唱会、打歌、综艺等现场和粉丝们进行互动,并为粉丝们提供高质量的歌曲和现场体验,让六位成员同粉丝之间拉开距离,成为他们无法碰触、但憧憬的偶像。

事实证明,这种不需要近距离和粉丝接触的方式,一样能让众多男性粉丝们心甘情愿的从钱包里掏钱为他们的偶像打call。

第一天的演唱会结束当晚,S.T.O.R.M团的粉丝俱乐部成员人数就迎来了第一波爆发式的增长。粉丝们不仅愿意每年付一百元会费加入会官方粉丝俱乐部,在私人论坛上、社交群体上,更是聚集了众多同担为自家偶像制作各种手书、视频剪辑,免费向路人进行推广宣传。演唱会似乎彻底点燃了粉丝们的热情,路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S.T.O.R.M团的粉丝数量居然有这么多。

还都是各担各的那种,团粉倒是稀有物种。

看着公关部提交上来的各种流量数据,郑雅绮在自己办公室中笑的见牙不见眼。虽然同样有些烦心S.T.O.R.M团那唯粉含量过高的粉丝群体们,不过,从结果上来看,总算是没有辜负她找人发通稿、买热搜的良苦用心,好歹她们六人的热度是增长了一个台阶的。

或许不止一个台阶,甚至是两个台阶呢。

看着刚刚收到的各大厂商发来的广告邀请和代言,认真的挑选了几个平价的饮料品牌,将它们发到S.T.O.R.M群中之后,郑雅绮便拒绝了别的厂商。在她的设想中,S.T.O.R.M不一定非要代言高奢那些可以给自己抬高咖位的,比起这种虚名,她更加看重的是那些可以提高她们国民度的代言。像是平日里几乎人人都会消费的饮料、零食、洗发水、沐浴露、抽纸,甚至是手机、电子游戏、感冒药、止疼药,只要是每家每户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她都倾向于选择。

总而言之一句话,她就要国民度!!!

为什么以前的女团总是无法打破大众对于偶像团体的刻板印象,不就是因为国民度不够、一直在粉丝的圈子里自娱自乐,负面新闻比正面新闻多太多,以至于让路人们对这个圈子没什么好感,潜意识里就会把“追星”这个词放到贬义中去。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女团自然没有什么破圈的机会,来来回回就是赚粉丝们的钱,无法登上正面新闻版块中。

而她郑雅绮,她要做的女团,目标直指国民级!有着这么好苗子的六人,她一定会让S.T.O.R.M成为国民团,彻底改变大众对于女性偶像团体的印象,让S.T.O.R.M成为年轻人、甚至是一代人追捧的TOP级偶像!

正在她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霓裳》的杂志主编姜小萌跑了过来,热情的找她闲聊串门。

“你带的那个团,叫S.T.O.R.M的,演唱会办的很精彩啊!”姜小萌圆圆的猫眼睁得大大的,热情洋溢的看着郑雅绮,“本来我只是想要去看看你带的团是什么样子的,没想到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这场演唱会,是我今年看过的舞台效果最好的了!你请的哪位导演和策划?我有点想要请他帮忙策划一下时装秀的舞台布置。”

郑雅绮抬眼看了她一眼,了然的问道:“你又看上哪个小鲜肉了?最近有什么比较有潜力的设计师吗?”

《霓裳》杂志虽然有很多子刊,不过主刊是做时尚的,在时尚界拥有着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每年在Z市举行的春秋两季时装秀,《霓裳》都拥有着内部席位,是众多设计师争相讨好的、媒体中的无冕之王。

拥有着这样的优势,《霓裳》本身也经常举行各种内部选拔活动,资助他们看好的年轻、有潜力、未出名的服装设计师,待这些人功成名就后,又能来反哺《霓裳》的资源和稳固其业界地位。靠着这一手,《霓裳》是越做越大,最近几年大有一统亚洲时尚杂志的趋势。

“我的确是看上了一个,不过对方还没答应呢。但是这些不妨碍我认识这位导演啊?”姜小萌笑的甜甜的,即使一身干练的职业装,都盖不住她从灵魂上散发出的纯洁气质,“每到时装周的时候,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