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柳府缘起(1 / 2)

加入书签

在树安和王妈妈说话的时候,小喜见状找由头从小平身边走开了,出了院子,到他们两个说话的花坛边的院墙附近,装作找东西的样子,沿着墙边细细找了一遭,装模作样的演了一阵子,离开了。

隔天早上,小喜向王妈妈告了假。

她从下人们进出的侧门出来,摸了摸手里的包袱,急步回家去了。

她不知道的是,树鑫恰好跟在了后面。

小喜走着走着,感觉到了背后的一直尾随的模糊影子,不知道是不是疑心生暗鬼,心里有点慌。

她走入主路旁边的小巷,迅速跑入一堵高墙之后,躲着后面,看着跟着的那个人急步走远,直到看不见。

小喜紧张的拍了拍胸口,又绕回主路,混入人群之中,向码头赶。

她不知道的是,跟着她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跟着她拐弯的人,一个在巷口不远的地方蹲着,如果人没有出来,再沿着前面那个人的记号追上。

————

城外码头。

小喜停下来,镇定的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可疑的人。

她疾步向一处角落走去,本应该是没有人的地方,看见有两个孩子在那里。这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大一点,和小喜身量差不多,另一个是瘦骨嶙峋的小男孩,年纪明显还要小一些。

小喜默默的走到她们前面,把包袱里面的一件衣裳给了她们,正是那件黄绿色的长衫。

后面,小喜还去了东郊外的南村,这个村子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水涝,那里面都是一些生活条件不是那么好的村民,她依旧找了一个看着差不多的姑娘把鞋子给了她。

至于那天的灰蓝色裤子,料子是最最是很常见的,普通人家基本都有,小喜估摸着没有什么问题,准备还是带回去,看看能不能改改款式,给妹妹穿。还有那天大少爷抓她手腕时候,摸到的手绳,她也早就拆下佛法珠,重新编成一条新的链子,给在学堂念书的弟弟戴着,保佑他平安顺遂。

小喜做完这些,紧了紧手上变瘪的包袱,往家里赶,远处两个模糊的黑影有说有笑的尾随着。

走到一个巷子口,小喜还保持着警惕,往四周看了看,看到的远处的人影,继续往前走,坐在了巷子口旁边的台阶上,打算歇一会子。

那两人自如的从小喜面前走过,一副邻里乡亲又情谊深厚的模样。

小喜坐在那里,温温和和的看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哪知?小喜现在内心一百匹马呼啸而过,天啊,这是什么情况,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她居然见过,就在大少爷的身边,应该是一个外头庄子里面的办差的人。

至于大少爷这边这么粗心派他出来,这不是真是巧到家嘛。

小喜坚信所有的巧合都不是巧合,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当即决定暂时不回家了。

————

小喜来到城门附近,准备等一辆愿意拉她出城的牛车,她想去一趟慈心庵,拜一拜佛,看看在那里当了道姑的发小霓馨。

霓馨是她从小到大的邻居,从小一起玩到现在,小喜她凭着白姨娘的关系进柳府领了一份差事,也不过是当了一个丫鬟,霓馨她们家没有什么门道,家里又实在困难,她只好去慈心庵当姑子。

慈心庵有规定,凡是自愿进庵里当姑子的,家里都能加分一亩薄田,即便这样,也很少有人家愿意送女儿去庵里,现在庵里大部分还是无父无母的孤女。

霓馨平时在庵里做完功课,都是要去慈心庵的地里干活的,虽然庵里请了一些长工,但是还是不够,每天要和庵里的姑子一起下地干活,这也是为什么慈心庵分田的原因之一。

慈心庵外,小喜看着来来往往的香客,在门口的小贩那里花上三个铜板,买上新一把木香,进去庵子里了。

庵里,小喜问了人,霓馨正在房里抄经,她朝那边赶了过去。

“噔噔噔”

霓馨刚刚写完,将笔搁下,“马上来~”

“霓馨~~”小喜在门外叫的超大声,声音里面带着开心和激动。

“小喜”,霓馨打开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一把抱住门外的人,就这样,两人相拥而泣。

“我好想你啊,好想好想”小喜带着哭腔。

“我也是,我总想着你在府里当差也是很难得,不敢去烦你,那些府里的太太老爷难伺候的很,不知道他们为难你没有~我在庵里也总是避免不了和他们打交道。”

霓馨松开了小喜,拉着她进了屋子,给她拿手帕擦脸,自己也擦了擦。

这两个人两眼相看,竟又快哭了出来。

“谁都不许哭了,好不好”小喜吸了吸鼻子,努力忍住眼泪。

“好,”

霓馨拉着小喜坐到榻上,两只手紧紧握着小喜的两只手,眼泪又差点掉下来。

“谁再哭谁就是小狗,好不容易见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