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1 / 3)

加入书签

倏忽,一位官员急匆匆的从外面跑进来,对着李丞相禀告:“丞相,王太傅带了一群百姓送稻子来了!”

李丞相下意识的拧眉,随后站起身随官员去门外看看。

当然官员们也纷纷紧跟李丞相步伐,朝门口赶去。

荣国公捏着发胀的脑仁,这些日子苏秦大出风头,京城百姓纷纷称赞,他命人散播出去的流言,丝毫没有毁坏苏秦,反而让他得陛下赏识外放做了七品知县。府上老夫人还好,偏偏小薛氏总在他耳边不听的嘀咕,听得他耳朵疼。

每每想起这些,荣国公气的心肝疼,他怎么就那么愚蠢。尤其方才不少同僚们都表示要去学苏秦的那些法子,听着李丞相精准的说出来,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同僚们虽说没有看向他,可不知道在心底怎么嘲讽他。这下,李丞相带着诸多同僚去门口观望,他将拳头捏的咯吱作响,同时在心中暗自发誓:他会等着苏秦狼狈的回京!

王太傅笑着与李丞相寒暄,随后他主动道:“丞相,他们都是瑞阳侯田庄上的佃户,还不快些见过丞相和户部的诸位大人。”

“见过丞相、诸位大人。”张文火带头作揖行礼。

李丞相淡声道:“不用多礼!”随后目光看向王太傅。

王太傅不紧不慢道:“丞相,这些稻子一共两万五千斤,乃是陛下赏赐瑞阳侯一百亩田庄今年的租子,瑞阳侯今日离京外放便托人找到老夫,让老夫亲自交于户部。”

若是苏秦在的话,必定会朝王太傅狠狠地竖起大拇指,对他感激万分。

此言一出,诸位大人你看我,我看你,同时纷纷在心底称赞瑞阳侯,真是大义。别看两万五千斤稻子只值五百两,但瑞阳侯的一番心意无价。

随后李丞相安排官员将两万五千斤稻子送入户部衙门,突然他看向张文火:“等等!”

张文火等十个佃户纷纷停下脚步。

王太傅静静的看向李丞相,他这是要作甚?

只听李丞相温声道:“不知道本相可否派两位官员去瑞阳侯田庄向你们学种麦子。”

张文火赶紧答道:“回丞相,当然可以。瑞阳侯临走前曾再三叮嘱小人,不管谁来田庄学都必须倾囊相授,不得有半点藏私。”

苏秦临走前还给十个佃户每家发了三把曲辕犁,此外他还告诉张文火曲辕犁的图纸给胡大,叮嘱若是有百姓需要买曲辕犁就让他们去玲珑阁去买。相信苏秦就算人不在京城,百姓们也能用得上曲辕犁,这算是他对胡大的感谢。

良久,李丞相才称赞道:“好,瑞阳侯大义。”

一个时辰后,李丞相回宫求见昭帝。

昭帝得知苏秦献上两万五千斤稻子还允诺对百姓们倾囊相授,他捏着手中的朱批,沉声道:“说起来,这孩子的性子很像他外祖。”淑灵,这是你的好儿子,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陛下,臣未曾一睹老瑞阳侯的风采,实是憾事。不过如今见瑞阳侯这般大义足窥见老瑞阳侯风采,臣相信假以时日,瑞阳侯定能继承先祖遗志,做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李丞相微微作揖,真诚的开口。

轻笑了一声,昭帝才道:“若舟,亏得你未曾见过老瑞阳侯,否则他见你三十五还不着急成婚,怕是要管上一管了。”

闻言,李丞相忙回答:“陛下莫要打趣臣,臣无成婚打算,请陛下成全。”信誓旦旦的恳求昭帝,他现在不打算成婚,殊不知用不了多久,便请求昭帝赐婚,这是后事,暂且不提。

昭帝摆摆手:“罢了,罢了,既然若舟不愿意,朕也不勉强。不过朕想让你猜一猜,为何要让瑞阳侯外放?”这是在考验李丞相。

略微思考,李丞相作揖回答:“陛下,臣认为原因有三。”

“仔细说说。”

“其一,陛下顾念老瑞阳侯一脉对大周的功劳。”

“其二,臣向陛下献上焚烧秸秆、曲辕犁、肥料等农事的文书,恰好秋收瑞阳侯的百亩良田高产。”

“其三,陛下仁爱之心,不愿瑞阳侯受流言干扰,愿意给他一个证明的机会,让众人知晓瑞阳侯并非欺世盗名之辈。”

“知朕者,若舟也。”昭帝大喜。

“臣惶恐,陛下谬赞。”李丞相颇为谦虚。

“希望能早日听到瑞阳侯的好消息。”

“臣会派人密切关注桐县的动向。”

“好。”

“......”

——————

十月初四

“那么多人朝京郊放心跑去,是发生什么事了?”

“你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他们都去干什么?”

“我知道,我来告诉你们,大家都去京郊马庄瑞阳侯的百亩良田学种地。”

“学种地?我没听错吧!”

“一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你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