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长柏长枫和长天(1 / 2)

加入书签

辽宋议和,幽云十六州尽归他国,但这求之不易的和平对边境百姓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陛下已然年老,此事也都下旨尽数交给边关守将和京中使臣去办,然心中却仍有一件未了之事。当年大同失守,叶将军带着残部殊死抵抗,却寡不敌众,父子三人皆为国捐躯。整个叶家就剩下一个幼女侥幸存活。听闻逃回大宋领地的百姓传言,那叶家幼女当时尚不满五岁,小小的一个孩子,拿着把快比自己都高的长刀,守在父兄的尸体前。面对残暴的辽兵,毫无惧色。

那辽兵将领见这孩子重情重义,便放了她一条生路,并且安葬了叶将军父子三人。这孩子应当是活下来了。

后来两国关系缓和,出使上京的臣子带回消息。叶家幼女被带回辽国上京,送到萨满娘娘家中抚养。

萨满对汉文一知半解,这三个字是怎么说怎么别扭,便给她取了个小名,唤作娜仁。

斗转星移,日月星霜,如今这孩子应当也有个七八岁了,不知道在那蛮荒之地过得如何。

皇帝连连叹息,皇后见他如此神色,便关切地问了句,“陛下可是有忧思,不如说来让妾帮您分忧?”

“皇后费心了,是叶将军一家的事,虽然后来也都追封了爵位,但终究是做给亡者的,那叶家幼女,名唤长天的,也不知道如今过得如何。”

“妾记得,这孩子的名字,还是当初陛下赐的。”皇后贴心地为皇帝披上毛边披风,“天凉了,陛下也该多注意着自个儿的身子才是。”

“朕想着,不如趁此次和盟,名正言顺地接叶家遗孤回来,让叶将军和鹤川县主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叶家一脉单传,现在是一个人都没了,可这鹤川县主的娘家,也早就远去南边了。这天姐儿长在北边这么多年,怕是不好适应。”皇后对此事倒是不反对,但这要是安排不好,确实也没法和那位萨满娘娘交代。

帝后夫妻两人说着说着,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

“不如将这孩子送到盛家,盛家老太太是勇毅候独女,鹤川县主是她的侄女,那这天姐儿不就是盛老太太的侄外孙女吗?”

“朕也是这么想的,明天众臣上朝,我待退朝后将此事交代给盛大人。”

官家这边儿前□□代给了盛纮,后脚就派出使臣去求见那位萨满娘娘。

叶长天,或者说是娜仁,在不久之后见到来辽的宋朝使臣,她的汉话已然生疏,好在基本的交流还是可以做到。

面前这个辽人女孩,头发梳成朝云近香髻,银质月牙簪子与乌发相衬,小小年纪便看得出眉目秀美近乎妖艳,一颦一笑皆是爽朗大气。

看来这位萨满娘娘是真心疼爱这个养女的。萨满只说,一切但听这孩子的意愿。

叶长天也不是不想念离别多年故土,使臣劝说之下,便同意随使团回国。,

完颜将军的四个儿子皆随行,一驾称的上是豪华的车架缓缓停在盛家门口,少女衣着华丽,作辽人打扮,脖子上还戴着沉甸甸的和田玉坠子,玛瑙做的头饰在傍晚的夕阳下更显得鲜红艳丽。

盛家众人听了消息,早早便候在门口,如兰看见这姑娘满身珠翠,甚是惊讶。明兰虽也好奇,终究是没有失了礼数,只是悄悄看了长天一眼。

待招待宾客的晚宴结束之后,长天第一件事便是去寿安堂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也就是自己的姑外祖母。

“姑外祖母安好,臣女叶长天拜见姑外祖母。”长天汉文几乎忘了个干净,情急之下只好把见陛下时说的那句话活用了一下。

这句话简直把盛老太太逗得笑出了声了,“天姐儿,我又不是圣人,你怎么还以臣女自称。”

叶长天心里慌乱,她是不是惹姑外祖母不高兴了?可她除了知道那“天姐儿”是在叫她,其他的都听不懂,只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房妈妈见了这场景,脑子一转便反应过来,“老太太,不是这孩子傻,她好像不懂汉文。”

卫小娘之前生产伤了元气,但好在老太太重视子嗣,及时叫了医生和产婆来帮忙,那林小娘的诡计也未得逞。明兰的弟弟长榕平安出生,直接被记到了大娘子名下成了嫡出。明兰养在祖母名下,此时正坐在一旁的软榻上,静静地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打扮华丽的异族少女。

“明兰,这是叶家妹妹,以后你们要和睦相处,你唤她长天妹妹便可。”

“祖母,长天妹妹可有闺名,感觉这长天二字,像是同哥哥们一般。”明兰发现了神奇之处,长柏长枫长榕和长天,就像是四兄弟似的。

盛老太太被明兰这一张巧嘴哄得开心,“天姐儿,你跟盛家这兄弟姐妹们有算得上有缘分。以后不必拘束,只把这儿当作自己家,也不必唤我姑外祖母,显得生分。不介意的话,叫我外祖母就成。”

“好,外祖母。”长天第一次在这位老人面前露出灿烂的笑容,明兰觉得这长天妹妹真是不同寻常,突然间来了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