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1 / 2)

加入书签

相安无事过了几天之后,平宁郡主晌午上门拜访,同王若弗商量儿子齐衡来盛家学堂读书的事。左右着小公爷也是个踏实本分的好孩子,何况这郡主都登门来求,怎么也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王若弗不一会儿就答应了。天爷啊,真是想不到,他们盛家小门小户,居然也有能跟平宁郡主攀上交情的一天。只是这小公爷来了,家里几个女孩就得跟外男一块儿读书,想着不好定夺,她便叫上身边的大丫鬟,去找老太太拿主意。

老太太听她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也不着急,只是拿着玉柄的团扇扇扇风,"大娘子,总之你都应下平宁郡主了,既然答应了人家,收了人家的礼,就得把事情办妥。现在说什么不好叫姑娘们和外男一同读书,都不顶用。"

"那……我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庄学究再给姑娘们单独开个班吧?"王若弗尴尬地用帕子捂住了嘴,也怪她考虑事情不周全。

老太太依然神色自若,"依我看,这事儿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们都还小,没那么多男女大防,不必忧心。”

于是,在接受完基础教育之后,长天开始去学堂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读书。

墨兰文采是最好的,常常被庄学究夸奖。如兰马马虎虎,总是打瞌睡走神,似乎对读书作诗这档子事情并不感兴趣。明兰态度认真,但字写得不好,被学究说还不如初识汉文的长天,倒也无伤大雅。

学究对于长天,一直都是最宽容的,能识字说话就很不错了,也不要求她学会读长篇文章和作诗的本事。

人就是缺少什么就向往什么,在学堂呆的久了,长天越来越崇拜墨兰,时常主动去找墨兰讨教些诗文之类的。墨兰一开始还不算乐意,勉勉强强的,但后来也慢慢开始亲近长天,毕竟盛家这几个姊妹里,她同年纪相仿的如兰不对付,因着卫小娘的事儿,明兰也不乐意和她玩儿,大姐姐华兰出嫁之前,一直都看不上她。难得有年龄所差不多的姑娘乐意同她一块儿玩,嘴上不说,心里却是高兴的。

长天思维简单,却是个明事理的,每次如她同如兰别苗头,长天都会帮着劝两句。久而久之,墨兰觉着自己都不如这七妹妹一小孩儿懂事,便也不怎么在父亲面前挤兑两个妹妹了。

老太太知道长天同墨兰走得近,虽然心里多少有点儿别扭,不过小孩子嘛,总有个玩得好的朋友,大人间的事情,不该影响孩子们的关系。明兰倒是和五姑娘亲近了不少,这样也好,以后这大娘子看在五姑娘的面子上,也定会在意明兰的婚事安排。

时间渐渐流逝,在这几年中,庄学究建议长天习武,老太太本就是勇毅候府千金,也觉得该让这孩子学些本事,不指望她像父亲兄长一般骁勇善战,只求个强身健体,无病无痛。

学堂里孩子们长成了少年少女,齐衡也变成了个俊俏的少年郎,为考取功名用功读书。同时,长天开始上午读书,下午便去跟着团练家的习武,虽然之前盛纮觉着女儿家习武不妥,但耐不住这孩子不是他亲生,他也管不了人家。正好这长榕也跟着一起习武,倒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长天心里也高兴,之前在上京的时候,她常跟着完颜将军家的几个儿子骑马射箭打猎,可在这汴京做了几年闺阁女子,持刀舞剑的手法都生疏了。如今能得一机会重新拾起武艺,也算得上是幸运了。

姊妹们也都渐渐到了能够开始议亲年纪,也该学些礼仪规矩。可是谁来教呢?王若弗作为大娘子自然要上心,能教得来还能教得好的人确实是难找。

虽然平心而论,盛老太太和她,婆媳之间算不上亲近,之前更因为林噙霜那小贱人的事,疏远了好一阵子。现如今因为老太太的外孙女和如兰明兰关系不错,捎带着也让她和婆母之间距离拉近了不少。

果然还是得找婆婆商量,王若弗正这么想着,盛老太太身边的丹橘便来传话,“大娘子安好,老太太请您来寿安堂去一趟。”

王若弗起身换了件外衫,便直直往寿安堂方向去了,还差点儿在门槛上绊了一跤。不过她此时可顾不上这,趔趄了一下,拍了拍裙摆上的灰,跨过葳蕤轩的门槛走了。

老太太开门见山,“大娘子,我想着姑娘们也是时候学些名门淑女该会的东西。正好呢,也就这个月的事儿,宫里德高望重的孔嬷嬷要出宫养荣,我与她呢,是昔日在宫里的老相识,大娘子觉得如何?”

“一切但凭母亲吩咐,儿媳粗枝大叶,许多事情都考虑得不如母亲周到。”王若弗一听老太太这十拿九稳的语气,心里松了一口气,要不是老太太跟孔嬷嬷有这层关系,她还发愁从哪里变个教习嬷嬷来呢!

“只是母亲,这礼仪焚香点茶,都是要嫁入勋爵人家的姑娘才用得着。如儿明儿须上这课……只是那林栖阁的,儿媳说句实在话,那丫头心思鬼着呢……”

“墨兰再不济也是盛家的姑娘,都是一家子姐妹,自然是要一起的。”老太太驳回了儿媳的想法,看着王若弗面上不太高兴,又补了一句,“大娘子你细想,若是你唯独不叫墨兰来上孔嬷嬷的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