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锦旗(1 / 3)

加入书签

任远舟带着手铐被警方带走的照片挂在热搜上足足三天。

到了第三天,市公安局给出了调查结果,所有的检验结果都呈阴性,在没有进一步证据证明的情况下,任远舟被放出了市公安局。

市公安局门口围着很多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几名助理和保镖在前面奋力开道,任远舟始终低着头,钻进车里匆匆离去。

第二天,在和秦书鸿商量后,任远舟宣布召开记者发布会。

许多在业内有着较高知名度和专业度的媒体都应邀到场,任远舟当着众人的面,将警方给出的检验报告放在大屏幕上:“首先,我要向所有人澄清,我没有吸毒,从前不会,以后也不会。”

底下有一位记者提问:“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段时间您暴瘦了这么多吗?是在为下一部戏的角色做准备吗?”

任远舟点头答道:“我的下一部戏是宋世成导演的作品,因为还在前期筹备阶段,所以不方便向大家透露太多。这段时间以来,我为了贴近角色做出了很多改变,这是我作为一个演员最起码的职业素养,所以我并没有过多声张。”

他一改往日的和煦面容,冷冷道:“但这并不代表我会任由谣言抹黑污蔑,所有在这段时间,中伤过我和我身边朋友亲人的,我都会采取法律的手段予以回应。”

没有给媒体提问的机会,他继续道:“其次,我和泰和集团没有任何不法的利益往来,泰和集团作为我新戏的投资方,我们之间的接触只是正常的合作。”

台下响起一个突兀的声音:“那你为什么会在休息日的下午出现在泰和集团?四年前你和泰和集团的总裁黎姜是情侣关系,现在黎姜虽然卸任总裁的职位,但依然在泰和的董事会中掌握了很大的权力。你和泰和的这次合作,是不是只是因为你和黎姜的私交?”

这一段话问下来,就差把“黎姜是你金主”这几个字砸到任远舟脸上了。

在召开记者会之前,任远舟和秦书鸿都多多少少地给自己传媒圈的朋友打过招呼,各家也都心里有数,到现在位置的每个问题,都是他们事先沟通好的。

任远舟看向提问的那个年轻男人,是个没有见过的生面孔。

他对着那名记者道:“我和泰和集团的董事黎姜女士是正常的朋友关系,在我决定和宋世成导演合作前,他并没有向我提及投资方中有泰和集团。黎董是个商人,她愿意和我合作,想必也是因为相信我能够给她带来足够的回报。”

他顿了顿,挑了个让自己听起来不那么刺耳的说法:“我和黎董的未婚夫也是很好的朋友,当天出现在泰和集团的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商讨有关电影合作的事宜,我们才将见面的地方定在泰和大厦。我想法律也没有规定过,不允许我在休息日的下午和朋友见面吧?”

另一个声音质问道:“如果你没有吸毒,为什么会出现在那艘游轮上?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比如赌博吗?”

又是一个他们从来没有联系过的记者。

任远舟原本并不赞成召开记者会,市公安局给出了官方通告证明了他的清白,只要在背后稍加操作,天长日久的,总有一天人们会将这件事抛之脑后。秦书鸿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开发布会。他认定要做的事情,任远舟自知是劝不动了,所以才勉为其难地出面澄清。

记者会顺利地进行到一半,却遇到了一个他最难以面对的问题。

他没有向秦书鸿说实话,所以在联系公关人员写发言稿时,他对于自己会出现在游轮上的原因,也始终是含糊其辞。但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着这个满含刁难抛给他的问题,他几乎是骑虎难下。

他越是说不出话,就越是让人抓住了把柄。原本坐在角落里的几位记者,都像是事先说好了一般,不约而同地向他发起诘问。

就在任远舟招架无力时,几个人穿着军装的人突然闯入,为首的那个穿过台下的几排记者,径直走到任远舟身边坐下,将任远舟面前的话筒移到自己面前:“任远舟出现在那艘游轮上,是为了配合我的行动。”

霍思明穿着迷彩军装,带着蓝盔,偏过头看向任远舟,不动声色地眨巴了一下眼。

任远舟会意,原本在心底悬着的一颗石头也终于落地。

霍思明继续道:“四个月前,毒枭Darwin伪装成珠宝收藏家,出席了戛纳电影节的闭幕式,当时出席宴会的,还有任远舟先生。为了掩护以我在内的几名行动队员,任先生主动提出,愿意当我们的线人。”

他说起谎来眼都不眨:“我和任先生是旧相识,我以任先生助理的名义接近了Darwin,并且向他提出,任先生有意购买他的珠宝藏品。也正因为任先生的帮助,我们成功地在Darwin身边安插了眼线和卧底。”

霍思明对着一旁操作台边的人示意,屏幕上放出了一张宴会的照片,照片最中央正是意气风发的任远舟,他的身边围着《白石郎》的主创人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