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里香(1 / 2)

加入书签

画山是山,画水是水。《杏林杂记》指向这几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含义?传言中不谙世事的用药高手孟之平,究竟要把写书之人引到何处?当年傅先生给他这本书,也是意有所指吗?顾经年百思不得其解。

“公子,饭好了,我端进来。”

是阿柠的声音。

“进来。”

阿柠端着三菜一汤,还有一盘白水羊肉进来。

“伙食不错嘛。”阿喜道,心下不解的是营里明明不缺粮饷的样子,怎么不把营帐好好补补。

顾经年只微微一笑:“北地菜少,羊肉却是管够。”

阿柠看着自家公子,也不敢说出实情,分明是阿喜来之前,贿赂厨房开的小灶,平日里都是馕加小菜。

“你和阿帘一起进来吃!营帐里没人看见。”顾经年道。

“我去叫她。”阿柠道。

阿帘蹦跳着进了营帐,立马就闻到了香气,道:“见过公子。真香啊!是烤羊腿吗?”

“又开始胡言乱语了!哪有烤羊腿!”阿喜道。

“我闻着就是烤羊腿的味道呀!一进来就闻到了!”阿帘也觉得奇怪,分明就是那夜一样的味道。

阿喜用汤匙舀了一勺羊肉,放在碗里嗅了嗅,也觉得有些熟悉,但那夜她病未痊愈,嗅觉不灵,也不敢做判断。于是也舀了一勺给阿帘,道:“你闻闻,是不是这个的味道?”

“就是!就是!一样的,吃着倒不像烤羊腿了,应该是娅婶说的十里香!我都惦记许久了,没想到这里有?”阿帘大口吃肉,完全停不下来。

“你不是前日才吃的羊腿吗?”阿喜刚说完,就见顾经年若有所思地瞧着自己,想必他也觉得不对劲。

“阿柠,你去厨房取点儿十里香过来,就说汤里味道不够。”顾经年一脸凝重。

“是,公子。”阿柠道。

阿喜不想让阿帘察觉出异样,把她卷进去,又怕十里香里头真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只好说:“你先别急,我们等阿柠来再一起吃。”

不一会儿,阿柠拿着一小罐十里香回来。顾经年抖了些在帕子上,嗅了嗅,未发觉什么异样,就是些八角草果一类的香料味。又递给阿喜,示意她也闻闻。阿喜闻过之后,同样摇摇头。

“这罐十里香就给我带回去吧,滇西买不到。”阿喜朝顾经年使了个眼神。

“好,要是研发出什么新菜,记得告诉我。”顾经年递给阿喜。两人眼神交换间,已然明白了对方的心思。滇西多擅药的怪才,阿喜到时候验出什么来,定要告知他。

“好,吃饭吧。大家都饿坏了。”阿喜道。

……

饭后,顾经年带着阿喜来到军营后山的树林散步,两人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走在林荫道上,也不说话,却很自在。

顾经年心知,墨北城迟早是烽火狼烟之地。这几年收成不好,呼墨山以北的胡人经常饥不果腹,南下骚扰之事多有发生。而当今天子也早有征战呼北之念,只等一个时机,这里平静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了。

阿喜当然不知道这里将来会有一场恶战,只是觉得北方的山水更清冽些,她呼吸着草木香气,望着远处的高山,脑海中翻滚着话本里侠客飞檐走壁的画面,侠客脚步轻盈自上而下,拈花不成反滚草,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顾经年站定,偏头看向阿喜。

阿喜拍了拍脸,捂住自己上翘的嘴角,正色道:“我觉得此处很有意境,可堪作一幅侠客远行图。”

“再远就要出境了……你想不想见见山那头的风景?”顾经年道。

“你上次不是说,那边危险吗?”阿喜生怕顾经年一时兴起,带她涉险。转而又想想顾经年也不是那般意气用事之人,偏头便看到他似笑非笑的脸。

这个笑……难不成又被他戏耍了?

“我不是怕你乱跑吗?你现在跟着我,不会有事的。”顾经年故意不看阿喜的眼睛。

“我并不好奇,山南山北想来区别不大。”阿喜道。

“你来时走水路,北阴山是必经之路,山的一面都不同景,何况山南山北呢?”顾经年反问道。

“你在这里多年,想必知道北地气候相近,严寒少雨,地广人稀,何况这个季节草木凋敝呢?”阿喜学着顾经年的语气说道。

“我还真是小瞧了你,真是越来越难骗了!”顾经年表示有些可惜。

“人生在世,但行好事。”阿喜忍不住白了一眼。

“别生气呀,我是想让你多采采风,作画亦有灵感,是吧,无柳公子!”顾经年厚着脸皮说道。

“你少来!我有些乏了,先回去了。”阿喜转头就走。

“还真生气了……”顾经年心里嘀咕,连忙追上去。

“你离我远些,哪有公子哄家丁的道理,叫人看见了不好。”阿喜也没真生气,确实有些乏了,而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