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二章 堂弟又被收养(1 / 2)

加入书签

爸爸虽然上次借着酒劲,在背地里大骂大伯和大伯母。

酒醒后,他好像又忘了一切,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大伯家。

路佳常想:爸爸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刀子嘴豆腐心”。

他口里说的一样,做的又是一样。

背地里他对大伯有很多不满:懒惰,怕累,贪生怕死,好吃懒做,耙耳朵一个…

可实际情况确实,他一见到大伯,就嘘寒问暖:哥哥,最近天气不太好,你干活要注意点,别感冒了;你家孩子多,别只顾着孩子,你自己的身体也要爱惜。

你听听,多体贴,兄弟情爆满!

见到大伯母:嫂嫂,你那脾气还是改改,别动不动就骂人,骂人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你实在累了,就让路云路民多干点,他们也不小了,又会做,少发点脾气,身体好。

你再听听,这话多在理,多为人着想。

连路佳妈妈那么老好的人,都忍不住在背后,对略懂事的路佳说:你爸爸真的让人无法理解,简直就是一个两面派,说的一样,做的一样。

路佳觉得也是,爸爸的行为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大伯母虽然骂着大家害她家破人亡,但堂妹路小燕被人收养后,大伯家还是得到了很多实惠的。

收养人家觉得大伯他们把孩子养到三四岁也不容易,还是给了高额的补偿金,大伯母虽然矢口否认,但实际情况她心里最有数。

最初两年,路小燕还是被带回来看望过大伯大伯母,大伯母那欢喜劲自不必说,逢人就炫耀:

看我家小燕,真好命呢!不知姓就成了大省城的人,要是跟着我们这不中用的妈老汉,那就惨了!

诸多得意,溢于言表。

但由于大伯大伯母的贪婪,养家慢慢开始反感,渐渐也就不再联系。

大伯大伯母也没法,之前路小燕每次回来,无论大伯大伯母,怎么亲近她,她对他们都很疏远,对哥哥姐姐也一脸嫌弃。

现在养家拒绝和他们联系,也是预料中的事。

大伯家依然生活很困难,这一次,是大伯主动托路佳爸爸:

二弟,你去给他姑父说说,看县城有好人家没有?要不再帮我们抱个孩子出去?孩子跟着我们受苦,我们日子也不好过?

大伯之所以托路佳爸爸,因为路佳姑姑们对大伯大伯母没好印象,姑父们和他们也不亲近,如果换路佳爸爸去说,话就好说多了。

过了些日子,路佳爸爸有事去县城,顺便去了姑姑家,说起了这事,二姑父就说,附近有一人家,是做小买卖的,家庭条件好,没有孩子,想抱养一个男孩。

路家爸爸就回来告诉了大伯大伯母,三个人就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

路云都会挣工分了,路民也成了半劳动力,肯定不行,路文内向,可能别人不会喜欢,况且,路文也会干些轻活了,别人又说了不要女孩,小美是不可能了,那就只有路小海了。

最后定了,就让最小的路小海去。

大伯大伯母有些不舍。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路佳爸爸就给他们分析:符合条件的就路文和路小海,路文内向,如果去了,人家如果不喜欢,即使不会退回来,孩子也过不好;小孩年纪小,还不定性,人家也好养,孩子也容易适应。

听路家爸爸这样一说,大伯和大伯母也就没有什么再犹豫的了,就满口答应了。

隔天,二姑父带着来人,一个中年男人,带了很多礼物到大伯家,接走了堂弟路小海。

路佳跑去看热闹,堂弟路小海因为路佳偶尔会给他糖吃,对路佳很亲近,就拉着路佳的手,高兴地说:佳佳姐姐,二姑父要带我去赶场,给我买玩具和糖呢!

估计是大伯他们骗他,二姑父带他去县城买糖买玩具。

路小海显得很高兴,因为他完全不知道,他将会去一个陌生的家庭生活,如果他知道了,不知他还会不会这么开心?

来人想伸手去抱小海,小海有些胆怯地往后缩。

大伯母就赶紧教他:小海,叔叔是喜欢你,他怕你走不动,走累了,他抱着你,就走得快,就能去买糖吃。

小海就听话地让来人抱着走了,大伯和大伯母,还有小美他们在后面送了很远很远。

小海可能终于预感到了什么,毕竟他都快三岁了,他突然喊着爸爸妈妈,哇哇大哭,来人和姑父一边拿糖哄着小海,一边快速离去。

已经看不到小海的影子了,大伯母突然哇的一声瘫坐在地下:我可怜的小海啊!儿啊!只怪你命撇,没有生在好人家,爸爸妈妈也是没法哦!你可别怪我们哈!

大伯母哭,小美也在旁边哭。

“哭什么哭?小海又不是不回来了,他就去县城,那家人就在县城边,实在想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