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章 打望,火锅(1 / 2)

加入书签

川渝话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方言,自带喜剧效果,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打望”就是一个非常意会的词语,将动作、意图、形象表现得非常到位。这种地方特色只要到了经典的打望圣地解放碑广场,那体现得是无比明显。

张耳锻炼完,洗了澡,换了身凉快衣服,背上相机下楼去好吃街。在这里呆了两三天了,基本也摸清楚了这里的分布图。

解放碑周边是最老的商业中心,但随着写字楼兴建,购物休闲娱乐的属性反而退步了,更多是作为运营中心存在。很多高端专卖店迁移到了观音桥商业区,那里虽然还在发展建设,但后来居上的势头也非常明显。当然现在的张耳还没想起来这些,只是觉得这周围咋动不动就挖沟啊。

又走过那个卡地亚手表宣传广告,张耳觉得卡地亚的设计还是更适合文青和小资,虽然好看,但是格局不是很大,怪不得他们的定价不到三十万。

张耳站在这张宣传画下面,抬手看了看自己的江诗丹顿,虽然说钱花哪儿哪儿好,但这东西得值得花那个钱啊,有那么多钱的谁傻呢?大小姐当初这款手表上市就买了一块,还不戴就放在表店里,要么是准备送礼要么是收藏等涨价。张耳觉得还是收藏等涨价比较可能,能让她送礼物的也不会需要等这么久。

路过的几个小姐姐看了他的手表纷纷走过来微笑,张耳也对她们微笑,但不说话,主打一个不吱声。小姐姐们也是很高傲的,看张耳不说话都走了。

张耳在广场边上看到几个和他神态神似的年轻男性,应该就是来打望的本地青年。这时节还没功能无比强大的智能手机,大家也不装,就站那明着看。姑娘们也不怕被看,自信得和天鹅一样。

张耳对这种宽容的氛围是十分羡慕,在并州从来不会出现这种场面,以后也不会有。

溜了一圈,发现姑娘们大多数都是光腿,这大大打击了张耳的热情。张耳很想站在广场中心仰天大吼“不穿丝袜是没有灵魂的!”,可惜人家穿什么是人家的自由,张耳管不着。

这下逛不下去了,还是去吃吧,把郁闷淹死在美食中。

本来张耳是想喝粥的,但走到广场周边的火锅城,被那气味一勾,直接走不动了。说是明天安排,等不到那时候了,就这会儿吃吧。吃完再找个粥铺,或者回酒店去点一份。

张耳进了这个巴将军火锅店,好家伙,这里还有出土文物呢?问了一下前台,这家店开了三百年,这些灶具都是曾经用过的。这就牛逼了,三百年没有被吃腻的店,莫非是小当家开的?

张耳跟着服务员往里走的时候左右看了看,这里的人都是吃的纯辣九宫格,没有鸳鸯锅。张耳莫名感觉菊花一紧,今天估计是要上面享受下面难受了。

要了个微辣汤底,点了一些经常吃的,然后开始观察哪个没吃过的可以这次尝试一下,哪些下次一定。

毛肚,必点。牛肉,必点。鱿鱼,必点。宽粉,必点。土豆,不要。湿豆皮,来一份吧。黄喉,这个张耳知道,是主动脉弓,一头猪只有六七十厘米长,比较贵,那就来一份尝尝。先点这么多吧,不够了再说,别吃不了浪费那就不美观了。

毛肚的涮法有七上八下之说,但张耳更相信六秒出锅的说法,毕竟个人爱好不一样,张耳比较喜欢全熟的,不要夹生的。牛肉就必须全熟了,不然张耳觉得胃难受。这个锅底写着是微辣,但感觉和并州的特辣差不多。

把不同的食材放进不同的方格里,哪个好了夹哪个,这就免去了翻找的麻烦,吃的效率大大提高。要么说正宗呢,这吃法就有先进性啊。

这地方的食物在辣味的辅助下,一吃就停不下来,很快各种食材都被张耳吃光了,而且感觉非常想继续吃。但鼓胀的胃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虽然味道好,但对它来说都一样,消化起来还更费力。它想喝粥了。

张耳赶紧结账走人,不然快控制不住自己了。

出门来到广场上,看看时间晚上九点,人反而比刚才多了。这地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张耳跟着人群到处转悠,一边消食一边找粥铺。但是很奇怪一个也没找到。这不应该啊,粥这种通用食物,应该哪都有才对啊。绕着街道走了一圈,张耳又有点想吃了,赶紧回酒店吧,不然明天灼菊止不住了。

回去点客房服务要了份粥,喝下去胃总算安生下来了,张耳都害怕今天吃的好东西都得吐出来,那就太浪费了。

又休息了一会儿,把照片转移整理了一下,现在可以准备睡觉了。洗个澡,把衣服叫了酒店代洗,然后看了看楼下的灯火,躺下睡觉。

第四天早晨,张耳继续早睡早起。虽然睡得时候已经快十点,但对于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来说已经很早了。保持了八小时睡眠就可以了,太贪睡反而是负担。

张耳下楼去餐厅吃自助早餐,因为昨天的探索,确定山城人的食谱里粥排位太靠后,是因为没劲儿?反正小吃街上是没有,干脆就在酒店直接喝了算了。

今天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