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三人行(1 / 4)

加入书签

楚辞秋很喜欢在刚入春的午后爬上小破庙的卷棚顶式屋顶,这时候阳光最是明媚,往上一躺,任由日光打在身上,异常舒适。屋上缺砖,屋顶少瓦,少年从心。

午休后,老头又要去谒凤山忙活,朝耕晚伐薪,日复一日,却不舍让楚辞秋触碰丝毫。

楚辞秋这时便窜下屋顶,在小院里喂牛,数数鸡崽,盼望它们早些长大。

这些鸡不过是寻常家禽,但在世俗王朝餐桌上却是普遍出现,因此这些鸡都是长大后便要卖去的,楚辞秋是一点也不舍得吃。

可老头总是隔三差五便宰上一只,并唠叨着:“钱币没了咱再攒,人长慢了你就永远都是个小矮子了。”

楚辞秋每每想到老头回来时一脸狼狈,手中提着野鸡的样子,就难以下口。这山中野鸡虽不比灵鸡,却也有了些许灵气,抓捕起来十分困难。

老头觉得让楚辞秋多吃这种山中之物,能更添些灵气,身子骨也能愈发硬朗。有时候实在抓不到,老头便掂量着用院里自养的凑数,少年吃着,总觉得心上滴血,可老头却一脸笑呵呵地看着他,还叮嘱着多吃点。

那时少年抬头,借着微弱的烛光,依稀记得老头白发一天比一天多了。

楚辞秋思考了很久,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得到一壶“醉春风”。老头曾说过,如果能再喝上一壶“醉春风”,那该多好啊。

翌日,朝阳明媚,万丈红晕光芒使初雪消融,赶往云梦的一行人正在整顿休息。

楚辞秋此时终于有时间细细观察那个男子,男子也一脸微笑,毫不反感少年的目光。

这时,少年使劲嗅了嗅,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暗暗咋舌道:“穿着打扮如此仙气飘飘,闻着却有些臭气熏天,表里不一啊。”

虽然声音极小,但对于男子来说其实极易捕捉。

男子也不愠怒,只是想到这几年太过艰辛,归虚殿里的那位记性不好,几年前把宗主之位传给自己,然后几年不出,大小事务一人当之,又恰逢多事之秋,如今刚刚而立,两鬓已略显花白。

几日前那位出关只问了一句:“徒儿,今夕何年?”

男子花了一番功夫才解释清楚,然后就接了这份苦差事。

之后便是三天疾驰,万里狂奔,横跨两个大州,穿梭手段频出。

与那大猿打斗的前一天他气喘吁吁地坐在一条大江旁,不幸被一只状如赤豹,身有向下蜷曲五尾的异兽的污秽物沾身。

而那异兽实在诡异,连他也无法驱散这种臭味,才招致来今日少年的嫌弃。不过男子转念一想,才发觉不对劲,这脏兮兮的毛小子有甚资格厌恶自己,当下便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治一治他。

只是过了片刻楚辞秋便又凑过来,神兮兮地问到:“道友师承何门何派,不知如何称呼。”

“”

男子拍了拍身旁的木桩,示意少年坐下,可少年不如他意,避之若浼。

男子无奈开口道:“吾姓景,单名一个华字,你暂时可以先叫我景叔。”少年突然一改先前的浪荡,给人一种老成练达之感,让景华颇感意外。

“那么说来,你是那归虚七山的宗主?”

陶言之原本正在烤景华捕捉的麝香三色鹿,此时悄悄看了眼少年。

而景华听少年提及,心生自豪:“没想到你小子倒有些眼力见。”

楚辞秋只是愈发面无表情起来:“那这归虚七山如何?”

景华此时也感受到了少年的语气中的不对劲,但却没有多想:“自然是极好的,作为天下四大宗之一,虽然垫底,但仍然有无数人翘首企足想要进入,鼎盛时期的入宗考核可是连那太平司都派人主持”

景华激动之余,瞥见少年的神情,竟有些不知如何开口继续说下去,只见少年万分缄默,眼神犹如寒冬里刺骨的北风,冷漠得让人不寒而栗、如坠冰窖。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楚辞秋淡漠地说道,走到陶言之旁坐下,接过烤鹿,娴熟地撒上佐料。

景华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不再去想。

陶言之看着一言不发正在烤肉的少年,伸出手揉了揉少年的脑袋。

临近巳时三刻,三人再次起程,只是少年不似先前模样,背着从陶言之那接来的包袱,默默赶路。

期间,除了老少二人有些许言语,再无其他交集。

景华跟了一路,只觉得百般聊赖,不时运气调息,或是拿出随身携带的春宫图欣赏一番,只觉得赏心悦目,若是有同道中人在此,定要点评一番。

不知行了几里路,松林面积减少,两面群山环绕,陶言之止步,抬头看了一眼灼灼烈日,格外刺眼。

楚辞秋十分默契地从包袱中掏出一份地图,上面记载着这一带的山水状况与地理方位。

“楚小子,再往前过了一个名为百将枯的废旧道场,我们就到云梦的门槛上了。”陶言之用手指了个大致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