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脱下万物的这层皮囊外衣,还剩下什么?终极答案只有一个(1 / 1)

加入书签

众生万物脱下这层皮囊外衣,还剩下什么呢?终极答案就是自性。本来面目都是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天上飞的鸟,如果永远的失去了飞行的能力,那还能是鸟吗?不能!

水里游动的鱼儿,如果永远失去了游动的能力,那还能是鱼吗?不能地上奔跑的兔子,如果永远失去了奔跑的能力,那还能是兔子吗?不能!

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如果永远失去了能听能见能想能尝能识的能力,那还能是人类吗?不能!所以核心的关键点就是这个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就等于花花世界都是死寂一片,跟画纸上画的东西就没啥区别了。所以说:这个原动力,就是道,就是自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这个原动力是什么呢?全知全能,圆满具足,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周遍虚空法界,本无增减,本无生灭,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看到的呈现出来的宇宙万物万象,万法就是我们自性起作用,而随缘显化出来的。

万法万物万象的特性是什么呢?随因缘而幻生,随因缘而幻灭,为什么说是幻生幻灭呢?因为万物一直在生生不息,何曾有真正的生,真正的灭呢?如果是真正的灭了,又何来的出生呢?如果是真正的生了,又何来会灭呢?

所以不要被幻化出来的相所迷惑了,一切幻生幻灭的背后,都是有一个本无生灭的原动力,在运行一切。

那由于我们凡夫众生,只执着表相的变化,却不认识自己本身就具有这个圆满具足的自性原动力,执着皮囊外衣,而不识真正的摩尼宝珠,不识自己的真正主人翁。所以颠倒妄想造作,沉沦苦海,不能了脱生死和苦恼。

我们的本性,本无生灭,如何证明?比如我们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器官,能感知感觉收到外面的信息,五个器官代表的是外衣器具,真正的主人翁就是五蕴之身的本性,本身就具有,见之性,闻之性,尝之性,识之性,想之性,觉知之性,在眼曰见,在鼻辨香。在足奔行,在我们六根动用的当下,就是自性的体现与妙用,就能体悟到它的存在。

我们的见闻觉知之本性,它不会受时间的变化而增减或消亡的,现在开始实证,那么是谁在见?本性在见,是谁在说话?本性在说话,是谁在闻?本性在闻,是谁在觉?本性在觉,是谁在知?本性在知,是谁在想?本性在想,是谁在识?本性在识,本性本如如,本来就是,我们却不识得了,忘记了真正的自己。

见闻觉知是本性的功能,本性透过见闻觉知而能运作运行和妙用。当我们识得这个本性了,就是识得自己本来面目,就能了解一切真理真实相,开显出本具得圆满智慧,于一切相中正知正见正念正行,通达无碍,随缘自在,自渡一切苦厄了。

若我们不识得自己的本性,就会自心自迷,用心颠倒,而妄想造作,自迷自困于六尘缘影之外衣,枉受诸苦。今天单讲下‘眼根和耳根’,特别是耳根。我们耳根的闻性,它本来不动,常恒不动,不动不摇,本自清净,它没有妄念。

我们的耳根‘闻性’,不会起妄念,不信你试试。你指挥一下,你可以命令它不要听,你说:耳朵耳朵,你不要听!试试看,它听你的话吗?当你下指令,不让它听的时候,它‘依旧在听’,这个‘听’不受任何外部环境、事物的任何影响,它根本不听你的指挥。

你命令耳朵起个妄念,试试:‘起个妄想,起个念头!’耳朵肯定不会起念头,没有妄想,它不会起任何妄想。所以,这叫‘本来不动’。你想控制它,‘让它听’,或者‘不许听’,你都办不到,它不听你的指挥。这个不受自己支配和指挥东西,正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正是我们的本性。

那唯一迷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一念无明,迷失了本性,从而扭曲成了妄识,妄想分别的心,把六尘缘影呈现出来的相,当成是真实固有实有的东西,当成了是自己,对六尘缘影的一切产生了分别,爱憎取舍,执着抓取一切不放,从而困在幻局中,走不出来。

是被六尘缘影之相所遮盖了我们光明的本心,迷心找心,迷爱找爱,迷钱找钱,迷我找我,迷家找家,最后发现一心攀缘外在的东西,都是缘聚缘散无踪影,终究是昙花一现的,是靠不住的,一切人事物境都是客尘之缘,唯有向内心本源所求,提升内在的东西,才是永恒永久的,人生修行之旅,就是借助一切客尘之缘,来唤醒自己内在那个圆满具足的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